搜索 解放军报

华东战场第一场城市攻坚:战把胜利旗帜插上潍县城头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曹亚铂 高亚栋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1-08-27 15:07:20

第9纵队第27师第79团获中共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授予的“潍县团”荣誉称号

潍县战役略图

潍县攻坚战,又称昌潍战役或胶济路中段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也是我华东军民转入战略反攻后,取得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1948年3月,我山东兵团在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西段取得周(村)张(店)战役的胜利后,潍县已是夹在鲁中和渤海两块解放区中间的孤城,被确定为下一步要解放的目标。

潍县是山东省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位于胶济线的中心,公路交通发达,是连接渤海、胶东、鲁中的枢纽。当时,国民党军在县城及其外围据点部署了大批兵力,总指挥为国民党整编45师师长陈金城。潍县县城周围地形开阔,白浪河纵贯南北,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城高出东城5米,城垣工事坚固,明碉暗堡交错,利于防守,是胶济铁路中段军事重地,被国民党称为“鲁中堡垒”。

稳扎稳打,逐次歼敌。对潍县战役,中共中央曾作过明确指示。中央指出:“潍县工事强固,土顽的战斗力不低于蒋匪主力。在围攻潍县之前,须作周密布置。”遵照中央的指示,中共华东局也向山东兵团明确提出:“昌潍战役对整个山东战局关系重大,故必须特别谨慎,并预做充分的准备。”根据党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山东兵团在发起潍县战役前,从战地侦察、战略战术选择,到思想动员、物资筹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筹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虽然西城在城防工事和守备力量上都比东城要强,看起来东城更容易攻破,但由于西城地势比东城高5米,进攻东城势必会遭到西城守军的火力钳制。即使优先拿下东城,也要顶着西城守军居高临下的高强度炮火发起进攻。因此,山东兵团决定首攻西城,打乱潍县防御指挥系统,打破东、西城相互支援的体系,从而将守军逐个歼灭。

根据当时的战场态势,进攻部队制订了分割潍县与昌乐等外围据点的联系、扫除四关守军、夺取攻城阵地,而后集中主力先攻西城,得手后居高临下夺取东城,最后肃清守军的作战计划。另以渤海军区第3军分区部队包围昌乐、田马,西海军分区部队包围寒亭;以第7纵队及渤海纵队新编第13师在长白山及其以东地区阻击济南援军;以第13纵队第39师、胶东军区新编第5师和滨北、南海军分区部队于大沽河沿岸阻击青岛援军;第13纵队主力为总预备队。

分割包围,两面夹击。1948年4月2日,渤海纵队、鲁中军区部队首先开进,切断昌乐、潍县的联系,主力于4日开始行动,8日完成对昌潍外围守军的分割和对潍县县城的包围。随后袭占飞机场、九龙山、凤凰山等要点,并展开争夺城关的激烈战斗。战至18日,我军攻占外围要点50余处,肃清了四关守军,夺取了攻城阵地。之后我军便暂停攻击,转入敌前练兵,隐蔽地实施近迫作业,进行攻城的直接准备。这一行动麻痹了守军,敌方误以为山东兵团“伤亡甚大,放弃攻城企图”,竟在济南开会庆祝“潍县解围”。

4月23日黄昏,以猛烈炮火结合坑道爆破的方式,我军开始对潍县县城实施南北夹攻。在城北,担任主攻任务的第9纵队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已接近城墙。因敌地堡群火力猛烈,我军受阻于城墙外。根据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的现实情况,第9纵队指挥员临机应变,决定调整战场局部部署,将进攻西关的25师调至北面与27师共同进攻北关。

24日凌晨,第9纵队第27师第79团第3营开始爆破进攻,经过50分钟的连续爆破,城墙被炸开第一个突破口,5个连由此突进潍县。国民党守军将领见城墙被我军突破,调兵拼死抵抗,企图以猛烈的炮火封锁突破口,敌我双方展开了争夺突破口的激战。我军将士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于扼守住突破口,大部队随即突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巷战。此时,在城南助攻的渤海纵队11师、鲁中军区第4团也炸开突破口,突入城内,投入纵深作战。敌将陈金城、张天佐见大势已去,遂率残部逃往东城。24日晚,潍县西城宣告解放。

保持锐势,乘胜追击。26日夜,攻城部队依托西城,乘势发起对东城的总攻击,一举突入东城。陈金城眼看支撑不住,化装潜逃,被我军俘虏。至27日12时,东城战斗结束,潍县全城解放。

此役,我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主力和山东人民痛恨的反动地主武装张天佐、张景月等部共4.6万余人,争取潍县和诸城自卫队等1600余人起义。首先突破城垣的第9纵队第27师第79团,被中共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荣誉称号。

潍县、昌乐地区的解放,拔掉了国民党的“鲁中堡垒”,使渤海、胶东、鲁中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释放了山东解放区发展生产、支援战争的潜力,进一步孤立了济南、青岛之敌。我军成功接管潍县,也为之后接管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