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震宇跟演员讨论剧本。
跳出“军迷圈”拥抱全网络
若只看“迷彩派”3个这,一定以为他们的受众会偏向于军人和军迷。但郭震宇却给出让我们出乎意料的答案:虽然迷彩派两个创始人是“军迷”出身,但在讨论团队创立的时候,就立下了一个“必须跳出军迷圈”的原则。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军事爱好者群体只关心武器装备,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群体背后,倾注的是一种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爱”。这份“爱”是一种很深很厚的情怀,拥有着极强的社会基础。而如果想要这种情怀得到释放,获得更多的共鸣,唯有“跳出军迷圈”,去“拥抱大众”,否则就只能局限在“军迷”这个看似很大其实很小的圈子中。
郭震宇还认为,军事之所以难做,是因为军事是一个很讲知识积累的领域,而很多人在知识积累多了、“段位”高了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非常不利于国防知识的科普。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的一点就是,近年来一些军迷对国产武器装备的过分热爱,给军队、军工的保密等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因此我们想通过创作更多的内容产品,来引导这种“热爱”,我们想告诉大家,其实军队、军事可以看的内容很多,而不是一两件高精尖武器装备。
但是,这种想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迷彩派”成立之初,决定在某娱乐为主的视频网站投放军事节目的时候,就曾遭受过很多军事圈老朋友们的怀疑甚至嘲笑:搞军事怎么搞到娱乐网站去了,能行吗?!面对这些,郭震宇和李小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说:最早几期节目上线的时候,我们常常半夜醒来都会赶紧拿起手机,看看播放量的数据怎么样了。
最终,用户的大量认可,证明了“迷彩派”的思路是可行的,科普+趣味的视频内容,比传统的专业武器装备分析拥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探索“军方+军迷”全新模式
在军事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过程之中,“迷彩派”开始尝试对已经广为流传的“军队内容”就行二次包装,他们发现,一些军队认为稀松平常、军迷甚至不屑一顾的内容,往往能够引发远远超出想象的关注度。也就是说,“军队”对网民来说还是非常神秘的,这种神秘感也让军队内部的相关人士非常感慨:原来除了武器装备,老百姓竟然会关心我们这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东西。
与此同时,因为在新媒体和在内容传播方面取得的成绩,“迷彩派”多次受邀参加军方组织的诸如“网络名人进军营”等活动,还登上了军方组织的课堂讲台,和军方的新媒体工作人员一起交流互联网时代的军事内容传播等课题。
在这些活动和交流之中,“迷彩派”对军事、军队的感受开始变得更加深刻、更加饱满,在军方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之下,他们开始频繁的用“民间思维”去尝试军事科普、宣扬军队正能量等话题,还承接了多个军种、多支部队的形象宣传片制作任务,直至和军方联合制作、出品了全军首部网络大电影《兵心无悔》。
谈到《兵心无悔》,“迷彩派”创始人郭震宇感慨颇深:这部无专业导演、无专业编剧、无专业演员、无专业设备、无特效制作、无宣发推广的“六无”网络大电影,却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播放超300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上千万,“真正吓了我们一大跳”。
《兵心无悔》上线之后,除了广受好评之外,还受到了军方多位首长的批示和赞赏。但对于“迷彩派”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郭震宇说:现在军民融合已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但一谈到军民融合,大家基本都默认在科技产业领域,甚至在军队开个超市都算军民融合。但“迷彩派”认为,这种融合,其实在文化领域完全可以更快一些,因为文化拥有着最广泛的“军民基础”,如果未来能够有一个“文化军民融合”的平台,我相信不管对军方的文化、宣传工作来说,还是对民间的商业团队来说,都将能够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迷彩派”也愿意在未来进行更多的投入,创作出更多的文化作品,为强军梦、中国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