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加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影射巴勒斯坦政治分裂

来源:新华社作者:高路责任编辑:康哲
2016-04-29 21:20

不久前,一部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话剧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上演。它并非是人们所熟知的莎士比亚悲剧版本,而是一部影射巴勒斯坦内部政治分裂的现实题材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加沙年轻恋人优素福和苏哈。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夕,两家人与数以万计的巴勒斯坦人一样沦为难民,被迫迁入加沙一个难民营居住。

尽管两家人住在同一个社区,背景却大不相同:优素福的父亲来自巴勒斯坦主流派别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苏哈的父亲却效忠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两派政见不合,两家人也水火不容,很少交往。

可两家的年轻人偏偏擦出爱的火花。优素福刚从大学机械系毕业,苏哈还是医科学生,梦想着女承父业成为医生。两人在一次聚会中一见钟情,开始背着家人恋爱。当他们的爱情曝光后,双方家长都极力反对,要求他们立即分手。

百般努力下,优素福意识到根本无法让固执的父亲与苏哈家和解,心灰意冷的他决定取道埃及移民欧洲。与莎翁巨作类似,加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以悲剧告终:优素福所乘船只在颠簸的地中海上沉没,他不幸葬身海底。

这部剧作中,作者通过优素福与苏哈两个家庭影射2007年以来巴勒斯坦内部政治分裂格局。当年,哈马斯与以法塔赫成员为主的安全部队在加沙爆发激烈武装冲突,哈马斯随后夺取加沙控制权。巴勒斯坦从此开始了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掌管约旦河西岸的分裂局面。

尽管双方过去数年来曾多次达成谅解,并组建了联合政府,但两派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息。

以色列将哈马斯视为恐怖组织,哈马斯控制加沙以来以色列加紧了对加沙的封锁,严格限制人员和物资往来。其间,以色列与加沙武装人员爆发了三次大规模军事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如今,加沙已沦为世界上最贫困地区之一,水资源、电力、药品紧缺。据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统计,加沙失业率高达43%;由于贫困和污染,到2020年,加沙地区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话剧向法塔赫和哈马斯传递一个信息:200万(加沙)巴勒斯坦人已经对他们的宿怨深恶痛绝,”该剧导演阿里·阿布·亚辛说。

这部话剧的剧作者阿塔夫·阿布·斯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部话剧聚焦仇恨和爱情两个主题,剧中的两个家庭是巴勒斯坦现实境况的写照——我们被分裂为两个地区,两个社会。”

他指出,除了突出爱情的悲剧主线,作品还涉及在1948年中东战争中成千上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以及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历史内容。

这部话剧在加沙城一座剧院内上演。讽刺的是,哈马斯当局在演出前对话剧内容进行审查,在得知剧本不仅讽刺哈马斯,也对法塔赫提出批评后才允许其上演。

23岁的加沙大学生哈娜·哈马德观看演出后意犹未尽,她呼吁能有更多这样反映时局的文艺作品呈现给加沙民众,以提高民众的政治意识。“这部话剧真切地反映了加沙地带让人难以忍受的现实局面,”她说。

(新华社加沙4月29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