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反对摆官架子
毛主席最反对摆官架子,他对群众和蔼可亲,最喜欢到群众中听他们反映疾苦,向他们了解情况。
在延安的那段时光,顾昌华经常跟随主席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告诉记者:“主席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和村干部、老农一起交谈,询问生产、生活等情况。平时只要有群众来,主席不管工作再忙,也要马上热情接待,从不敷衍应付。主席对我们警卫战士们说,群众是我们的手和足,离开了群众我们就寸步难行,什么工作也做不好。要多接近群众,多向群众学习,多做群众工作。他还启发我们说,许多事情,群众往往比我们知道得早,知道得多。没有群众,我们是做不好工作的,你们也做不好保卫工作。”
顾昌华说,主席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次,他跟随去359旅,途中遇一背麦子的老太太,老人走路十分吃力。主席立即吩咐我帮助老人家把麦子背回家。
生怕吵着这个伤员
顾昌华向记者介绍了主席和一位伤员的感人故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延安东边乔儿沟的野战分院接收一个从黄河边送来的重伤员。这个伤员痛苦地挣扎着,发出无力的呻吟:我想见到毛主席!此后,他便像是说梦话似的,翻来覆去地低声叨念:毛主席,毛主席……
看护和医生安慰他:“你要求毛主席来看你吗?他太忙,恐怕不容易来。”听到这话,这个伤员满眼是泪。当时看护和医生想,毛主席的住地离这里有60里路,而且他那么忙,是不可能抽时间来的。见这个伤员的心情这样迫切,他们想,不妨打个电话让毛主席知道这件事。于是,他们就打电话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立刻吩咐备马,骑马赶到医院看望这个伤员。到医院后,毛主席生怕吵着这个伤员,轻步走到他身边。看护低声跟伤员说,毛主席看你来了。这时,伤员立刻睁开眼睛,看着主席说,“啊!毛主席,我可见到你了……”他起来想握毛主席的手,毛主席立即弯下腰去握住他的手,靠近他的耳朵轻声说:你是光荣的同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说着,眼里流出泪水。毛主席详细地看了他的伤口,不一会儿他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个伤员牺牲后,毛主席一直陪着把他的遗体送到墓地,送了花圈,亲笔题了字。接着,毛主席又慰问了其他伤病员,问了伤情,和他们亲切握手。
顾昌华遗憾地对记者说:现在回想起来,最后悔的是没有记住那个伤员的名字。
制度都得遵守
顾昌华介绍说,在延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领导边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央局的领导同志还分别组成几个小组,安排一些劳动,这些劳动毛主席都带头参加,他还在菜园开了一片地,种上西红柿、辣子、倭瓜等菜,一有时间就到菜园劳动。我们警卫人员要替他整理菜地,他说这是中央定的,他理所当然应当参加,不许我们帮忙。
顾昌华告诉记者,“一次,我陪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张浩同志。值班的护士不认识毛主席,不让进去。我心里着急,正要说什么,这时主席却说:制度都得遵守!”
还有一次,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同志,他患肺病住院,毛主席从杨家岭走了30多里路来到医院看他。那时医药条件及生活条件很困难,关向应病重卧床,一见毛主席,他想起来和毛主席说话,被一个小护士拦住。这个小护士说,医生有吩咐,不让多说话,不经医生批准不能探望。毛主席说:“我马上就走”。毛主席边说边走,等主席走了,关向应告诉小护士,“那是毛主席,你把他赶走了。”小护士说,“管他是谁,凡是医生吩咐的我就照办。”说着,小护士向山下张望,毛主席还在向她摆手示意。
关心警卫战士的学习
当初顾昌华被分配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时,他并不愿意,他心里想的是到前线打仗。1941年底的一天,他奉命来到毛主席的住地,见到毛主席时,他心蹦跳个不停,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毛主席亲切地问他吃饭了吗?哪里人啊?接着又吩咐秘书叶子龙安排他去休息。这第一面,让他感到很温暖。
主席不但关心警卫战士的生活,也十分关心他们的学习,他给战士们规定,每天要有2个小时用于学习,内容有政治,识字,标书,自然,4种课本是主席让编的,一些课本还是他亲自审定的。有时缺课本,主席就吩咐秘书给战士们写些生字条,让大家照着读和写。主席还经常督促警卫战士学习。顾昌华回忆说,“有时我随毛主席外出,主席就问,你今天认会几个字呀?没有文化将来怎么工作?主席还经常抽时间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批改作业。有的主席看了还写上批语。我记得当时主席的一些批语,如:革命的事情人人去做;重要的事情耐心去做;复杂的事情细心去做;不懂的事情虚心去做;大家的事情带头去做;别人的事情帮助去做;个人的事情抽空去做;工作繁重细致些;处理问题慎重些;了解情况全面些;受了刺激忍耐些;遇到问题冷静些;面对困难坚定些;待人接物热情些;工作方法灵活些。我们还找人把主席批的这些话写出来,贴在床头,当作座右铭,照着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