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月入六七千元的珠宝店主管工作,
偏偏跑去乡下做讲解员,
工作更忙,工资大幅减少,
王亚琴的选择让身边很多人不理解。
她却非常骄傲!
“我的外公,
是一名打坦克的‘爆炸英雄’。”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镇
“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
讲解员王亚琴的记忆中,
外公罗亮泗是村里再普通不过的老人。
长大以后,王亚琴才知道,
外公是一名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他三次参加作战,两次负伤。
因为伤残,外公走路会一瘸一拐。
(一)
1950年10月,
罗亮泗入朝参战。
一次战役中,
20岁出头的罗亮泗冲到敌方阵地前沿,
用爆破筒将美军重型坦克炸毁,
荣立特等战功,
被授予“爆炸英雄”称号。
至今,他所在连队还有
以他命名的“罗亮泗班”。

▲“爆炸英雄”罗亮泗生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1952年,罗亮泗回到衡南县,
到工厂上班、在农村种地,
深藏功与名,
直到1996年去世。
军功章“尘封”在抽屉里,
被小孩翻出来玩耍,
弄丢了他也不知道。
在子女印象里,
父亲罗亮泗勤劳、简朴,
回乡后开垦荒山,
分给有需要的乡亲;
在机械修理厂当工人时入党,
获评“衡阳市先进生产(工作)者”;
从部队带回来的棉服,
补了又补,舍不得扔……

▲罗亮泗生前穿过的一件衣服
罗亮泗65岁的大儿子罗积省回忆,
父亲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战功,
但总是讲起在部队受到的教育和党恩,
教导他们“做人要堂堂正正,
不要走歪门邪道,
要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衡南县三塘镇罗亮泗村的罗亮泗像。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直到近几年,
家乡人民才得知“爆炸英雄”罗亮泗的事迹。
2019年,衡南县人民政府
将罗亮泗的老家乐洪村更名为罗亮泗村。
2020年10月,
“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建成。
如今,这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吸引着广大干部群众前来参观。
(二)
“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开馆时,
王亚琴主动申请担任讲解员,
罗亮泗村还聘请她负责便民服务等工作。
家住衡阳市区的王亚琴到村里上班,
她每天6点起床换乘两次公交车,
风雨无阻。

▲王亚琴在“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进行讲解。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为了当好讲解员,
王亚琴跟母亲、舅舅聊外公的往事,
找外公的老部队了解他的事迹。
外公原本有些模糊、一瘸一拐的背影,
逐渐变得清晰、伟岸。

▲这是6月10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镇“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前拍摄的王亚琴。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王亚琴说,作为英雄的后人,
她觉得自己肩负着一份责任,
要尽最大努力讲好红色故事。

▲王亚琴在衡南县三塘镇罗亮泗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老班长说:
英雄的故事需要后人讲述,
英雄的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战斗英雄罗亮泗的精神品质,
培塑了良好的家风,
引导着后代的人生选择,
也影响着当地的风气。
传承英烈精神,
讲好英烈故事,
在全社会弘扬清风正气!
素材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