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我“电子蓝军” 干扰同时假冒红方下命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王薇  陈雷  周远责任编辑:张硕
2016-04-19 02:09

锻造无形战场“磨刀石”

——某基地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形神兼备“电子蓝军”部队纪实

■王薇 陈雷 本报记者 周远

基地“电子蓝军”部队进行模拟对抗演练。 杨漪麒

4月上旬,某基地接连收到来自陆军、空军、火箭军等多个军种单位的邀请,他们都表示了同一种愿望——与其“电子蓝军”部队尽早展开对抗。

“这说明部队已由‘怕电磁干扰’转变为‘要电磁干扰’。”看着排得满满当当的训练计划安排表,该基地总工程师王国良欣喜地说。由“怕”到“要”,得益于部队训练理念的转变更新,也离不开基地电子蓝军部队的创新发展。

2000年以来,基地不断创新电磁装备干扰手段、战法训法、评估机制,让“电子蓝军”部队年年都有新变化。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全军数十支精锐先后与其捉对厮杀,双方“年年都有新收获”,抗干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优势不是保出来的,而是打出来、闯出来的

2011年夏,在中原腹地展开的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信息对抗演练中,基地“电子蓝军”部队运用信息干扰、节点破击等战法,实施强大电磁干扰。红方招架不住,躲进大山深处,准备利用险要地形做屏障进行抗击。

“他们能吃苦闯险,我们也不能认怂!”“电子蓝军”部队干部王冰川带领战士背负几十公斤重的干扰装备,利用绳索攀爬上近百米高的悬崖。多名官兵手磨出了血泡、膝盖蹭出了血口子,大家全然不顾。

到达预定位置后,他们快速抢占有利地形实施干扰,打了红方一个措手不及。“都知道你们装备先进,没想到战斗作风也这么顽强!”红方输得心服口服。

作为全军为数不多的专业“电子蓝军”,这支部队深知:优势不是保出来的,而是打出来、闯出来的。这个“闯”,不仅体现在敢历艰险,更体现在勇于创新。

“你们不可能干扰到我们!”2014年6月的一天,某旅通信科科长陈玉方带领部队参加基地化训练,他见到“电子蓝军”部队副部队长李文生说的第一句话,就火药味十足。

陈玉方并不是盲目自信。一般情况下,通信装备配发部队后,相应的干扰装备才会被列入研制计划,中间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他们所携带的装备为某新型野战通信网,刚列装部队不足半年,而且所在的集团军只配发给了他们一个单位。

一场无形空间的较量随即展开。开机调试、跳频规避、节点中继……对抗一开始,这个旅利用先进通信装备的优势,成功抗击了多次电磁干扰。但是,不久红方形势就急转直下:通信网络其他节点运行良好,唯独指挥所成了信息孤岛,发出的指令如石沉大海。

原来,该新型野战通信网配发部队后,这个基地利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从理论攻关、软件开发到定型生产,接连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了针对该型通信装备的某型设备,可重点对其通信指挥枢纽实施有效干扰。

演习场上的优异表现,来源于平时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撑。基地“电子蓝军”部队成立之初,就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投入专门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干扰和抗干扰装备研发力度,成果出炉后,“冒着热气”直接服务演训一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