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主席以中国梦凝神聚气,以转作风开局破题,高举群众路线大旗,猛药反“四风”,重典治腐败,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对于我们基层武装干部而言,就是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为重点,切实找准标靶、剖析病因、祛除顽疾、钉好钉子、力求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人武干部践行群众路线,首要的是振奋精神添朝气。习主席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肯定地提到,有的同志说,自己有几十年的实践经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紧迫感少了,安逸思想抬头了,朝气锐气弱了,暮气惰气重了。不可否认的讲,就武装部而言,无论是实战化的意识、军事化的管理,还是正规化的理念都有所淡化;就武装干部而言,“歇口气”的思想、“无所谓”的态度、“到了站”的意识不同程度存在,事业心责任感也有所弱化。作为基层武装干部要始终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要做到知行统一,主动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这“四面镜子”, 自觉“拉直三个问号、尽好三类职责、提振三种精神”。具体讲,就是要拉直“我是谁”的问号,坚持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入党的誓词激励自己、用组织的期盼鞭策自己,尽好一名普通党员职责;要拉直“为了谁”的问号,自觉把军队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强军目标作为共同使命,尽好一名革命军人职责;要拉直“依靠谁”的问号,主动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尽好一名领导干部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尤其要自觉把心态摆正,把责任立直,提振敬业奉献的精神;坚持不回避矛盾,不敷衍塞责,提振勇于担当的精神;树立争创一流标准、强化追求卓越理念,提振敢为人先的精神。
人武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根本的是光脚下田接地气。接地气才能蓄底气、聚人气,经常接地气,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实情。电影《周恩来的四昼夜》中,周总理冒着大雨救庄稼、刨根问底听真话、通宵达旦析问题、半夜三更打电话;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的杨善洲一身正气为官、一腔热血造林、一生清白留世的感人事迹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领袖人物、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普通百姓零距离的接触对话,是一种群众至上的服务观念和“俯首甘做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作为一线人武干部,弘扬以上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主动祛除“眼睛只盯上面、不看下面,只揣摸领导怎么想、不考虑群众怎么盼,只坐在办公室作规划、不深入一线摸实情”等“积习顽症”,始终把自己视为一粒种子,把群众当做一片沃土,主动到一线去,从广大群众中、从地方政府中了解实情、汲取智慧、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人武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关键的是严于自律扬正气。正气源于党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底无私,自然会正气凛然;相反,党性不强、要求不严、自身不净,自然就心虚气短。当前,内外形势的严峻性、和平积习的顽固性、整肃军纪的紧迫性、深化改革的艰巨性,都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大考”。就武装部而言,比如在征兵工作上,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瑕疵和弊病,导致流言不绝、怨言滋生。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防止和克服“很正常”的从众思想、“难彻改”的畏难情绪、“捞一把”的利益心态,切实拧紧认识的螺丝、上紧思想的发条、根除存在的陋习。同时,要切实强化“怕”的意识、立起“严”的标准,主动净化“三圈”,以“八小时内”看成绩、“八小时以外”看足迹为镜子,在提升品位上作表率;自觉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监督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锤炼党性上作表率;坚持心怀大局、心系基层、心想群众,在践行宗旨上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