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防局协调战区人防单位开展跨区通信支援演练——
打造京津冀人防通信一体化
■王占明


北京市房山区民防局在行军途中进行紧急通联。王占明摄
7月上旬,北京市民防局组织各区县民防局及所属相关单位,历时8天,出动指挥通信车和保障车辆15台,行程1200余公里,完成跨区通信支援演练。在北京军区人防办的协调组织下,天津市人防办、河北省人防办、内蒙古自治区人防办均参与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人防部门还在演练期间签署了《京津冀人防通信协同发展和跨区支援备忘录》,标志着京津冀人民防空工作将在通信建设、资源共享、联合演练、跨区支援等方面进入新的融合。
“跨区通信演练在华北战区并不是第一次展开,但此次演练和以往大不相同——演练背景含量高、针对性强,尤其是在组织指挥通信体系的运用和掌控上,严格作业流程和规范,强化各级指挥员的组织决策和实施方法。”北京市民防局总工程师张金林作为随队指挥深有感触地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次演练严格模拟实战,依托民防既有通信手段,分解成不同的通信任务,分散到通信演练课目中。演练准备阶段,北京市民防局即通过北京军区人防办主动协调其他省市人防部门做好配合工作,成立跨区通信支援演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与实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他们采取上导下演的方式组织实施,由基本指挥所根据演练进程随机下达指令,前进指挥所根据命令做出处置,不设固定脚本,增加随机导调内容,例如:行军途中的紧急通联、模拟卫星系统遭到破坏的处置措施等等。
这次演练虽然参演人员多、动用装备器材多,仅通信支援分队就涉及25个单位70余人,但是完全以实战为标准,不仅启用了人防卫星通信、北斗卫星通信、海事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与基本指挥所联络,还首次通过人防通信志愿者短波通信系统与基本指挥所沟通联络,增加了通信联络通道。演练途中,在赤峰某训练场,参演人员就利用卫星、短波等通信手段与北京、天津、内蒙、赤峰四地人防进行了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