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冯常伦 勇 良 龚磊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3-08 15:50

三月,军校中又掀起一阵学雷锋热,大标语、宣传海报、黑板报随处可见,慈善义卖、小学助教等活动层出不穷。可是,三月一过,雷锋叔叔便又被抛到脑后,大家都满足地在茶余饭后谈论,“我去某某某街区帮助过老人、去某某某小学教育过学生,我已经贯彻了雷锋精神”。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是大家对雷锋精神的短浅认识,以及日常生活中学雷锋意识的淡薄。雷锋学习月,绝不是各式各样所谓义举的集中月,帮助老人、充当义工固然是好事,值得宣传,可倘若平时不闻不问,却在应景时大做文章,其功利性明显可见。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鼓舞着多少后辈砥砺前行,甘做无名英雄,这样一面旗帜我们应当默默扛起,背负重任,而不应借用其光辉,让自己暴露在闪光灯之下。新时代变化瞬息,日新月异,应如何传承这面大旗,让雷锋精神充斥日常点滴,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雷锋,就要把雷锋同志的钻研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于挤,愿不愿意钻。”雷锋精神,包含着对学习的热爱,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珍惜,雷锋同志虽是汽车兵,大多数时间和方向盘打交道,可只要一有时间,他便拿出毛主席语录,反复阅读。我们身处军校,师资力量强大,学习氛围浓厚,可依然有许多同学,或沉迷于游戏和网络小说,上课睡觉,下课打闹,晚上更愿意和手机、电脑“共度良宵”;或总是抱怨没工夫学习,公差勤务充斥着每天的生活,用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仔细想想,“一有”时间、“挤”时间,有多少同学能真正理解“一有”和“挤”这两个字,睡前饭后、休整期间,少玩会游戏,少看会小说,少侃会大山,积少成多,能拿来学习的时间不在少数。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的“挤”和“钻”,将“钉子”精神融入到学习中、训练中、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不断丰富自身,完善自身,反省自身,在改革的浪潮中更好的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

二、“我死党生,我死犹荣”——学习雷锋,就要把雷锋同志的爱党敬党融入到对党的事业中。

“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的爱党精神,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时刻牢记党的教诲,践行党的主张,发扬党的精神。在平时,他会去宣扬党的红色精神,遇到对党有所误解的,便竭尽全力去消除误会,将党的思想说开说全,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要求。反观有些同学,盲目相信、转发网上过激言论、“假消息”、“假新闻”,而对祖国的发展,党的贡献置若罔闻,民族自信感、自豪感匮乏。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真正进入雷锋同志内心,在思想中牢牢筑起红色堡垒,理解党的思想、党的精神、党的言论,将自己的工作、事业和党的事业结合起来,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思想高度。

三、“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学习雷锋,就要把雷锋同志的积极乐观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他在工作生活中被人称为“可敬的‘傻子’”“孩子们的知心人”“模范班长”“人民的勤务员”,可见他对于生活的积极、热爱与忠诚。雷锋精神,贯穿着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的是对工作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生活的脚踏实地。积极的工作,乐观的生活,爱党敬业也好,乐于助人也好,勤苦耕读也好,都是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使然。适逢改革强军之际,有人热情高涨,有人充满期待,有人不闻不问,但充斥在学员间的,更多是迷茫、畏缩。可是笔者想说,不管改革怎样进行,其为强军,为打赢的目的不会变,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保持一种本领恐慌感,同时也要积极乐观的去迎接、去融入到改革之中,主动地学好本领,让自己拥有发达的肌肉和头脑,才能在有需要时尽情发挥。所以,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积极阳光的心态,用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的工作,未来的岗位,未来的生活。

三月,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就让我们以此为契机,用心去阅读雷锋的故事,去体会雷锋的语录,去理解雷锋的行为,让雷锋精神的点滴化作春雨,沁透心田,不要让雷锋叔叔,三月风风火火的来,四月无声无息的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