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正文

讲国家安全不能不讲文化安全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仇学平 李兵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10-09 11:13

注重文化安全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访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周为民中将

习主席最近在讲到国家总体安全观时,把文化安全作为我国必须高度关注和维护的11个安全领域之一加以强调。因此,讲国家安全,不能不讲文化安全。没有文化安全就谈不上建设文化强国,更不会有国家安全。到底什么是文化安全?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国家各阶层公民和部队官兵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都应尽什么责任、有何担当?近日,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周为民中将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围绕上述话题畅谈了个人见解。

国家安全离不开文化安全

说到什么是文化安全,周为民首先阐明了“文化”这个概念和内涵。他认为,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其中观念层面的文化是核心,具有统领和制约其他层面的深层作用。例如,信仰、风俗、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等。而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这个社会以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为主流。周为民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的象征,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土壤,是人们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是国家的名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是国家战略实力的体现。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舞台上不可能处于不败之地。离开了文化支撑,即使有繁荣的经济,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难以巩固。综合来讲,文化是一种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文化的作用一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二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生态的美丽、文化的复兴,而且,文化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经济和政治更具竞争力、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什么是国家文化安全呢?周为民对此做了更详尽的分析。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对于以文化为精神凝结手段的国家来说,确保本国文化的安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文化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文化安全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安全不仅仅指文化领域的斗争和较量,还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综合体系,而且文化安全长期依赖于其他安全。同时,文化安全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其他安全起着某种引导、促进和规范作用。

二是文化安全是一种无形的“软安全”,具有隐蔽性。从力量构成来看,经济、军事等属于硬力量,文化则属于软力量。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安全”来讲,文化安全属于“软安全”。文化安全是隐藏于国家安全中最深层的那一部分。因此,文化安全的隐蔽性是其他安全难以比拟的。

三是文化安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轻易不受外来文化影响,是国家安全中最牢固、最不易被摧毁的。

四是文化安全的浅层具有可侵蚀性和剥离性。文化安全的外层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所受的侵蚀最严重,而里层文化则处于坚固守卫的防范状态。

周为民列举近年来中东一些国家和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和社会动乱的事实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经济和科技如何发达,一旦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丧失,必然会导致社会的灾难。要摧毁一个国家,军事上、经济上的打击都不可怕,都不一定致命,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在文化上不能自觉、自信、自强,文化上先垮了,那么这个国家虽存犹亡。

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必须以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文明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国家的安全仅靠军事和经济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种精神,一种凝聚力。甲午海战清朝的惨败,不是经济力量不够强大,中国当时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也不是军事力量不够强大,当时中日之间武器装备差距不大。除了体制原因外,是缺少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与之相反,犹太民族在亡国并且失去家园,流落各地近两千年之后,仍然能够使本民族的血脉、宗教和文化延续下来,最终复国成立以色列国,靠的是以犹太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周为民强调,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文化强国,首先强在文化安全。一个文化上不安全的国家不可能真正拥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安全环境,而文化上处于依附地位的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比较容易受到他国的左右或控制。不少拉美国家在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等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犹豫、疑虑和保守,这与其文化上受制于前欧洲宗族国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一国在对外交往中,只有充分保持本国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才能更好地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本质特征。一个大国也只有在文化安全的基础上具备充分的文化贡献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正如法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法国之所以成为法国,是因为法国有着实力雄厚且辐射力强的法国文化。同样,大国文化的不安全也造成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损失。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战略及苏联内部“新思维”思潮的双重冲击下,已有70年建国历史和近千年文化历史的苏联很快就失去了精神家园,国家的解体难以避免。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

由此可见,国家安全的确离不开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与发展的文化体系免于威胁、自强不息的状态。文化安全对于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文化安全在所有安全中是基础,处于至关重要的支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