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反思“差在哪”,个个制定“成长图”。结合岗位实践,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五连官兵自问——
我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
本报讯 记者欧灿、刘建伟报道:初夏长白山花香四溢。前两天,来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五连检查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开展情况的一位军区首长,听罢连队汇报后提出:步枪精度射击,谁站出来和我比一比?“砰、砰、砰……”首长5发子弹打出47环,战士打出49环。
放下枪,首长满意地笑问“对手”:“说说你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五班长苏玉林说起了自己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的感悟:“我去年拿了全军特种兵比武金牌后,几次考核都成绩平平,主要是想着全连没谁能打过我,平时训练走神了。”小苏不好意思地说:“连里搞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我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毛病是啥——心里的标准低了,打出来的环数就高不了。”
近来,五连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像苏玉林这样自我追问的过程。指导员李方圆告诉记者,他们发动官兵对照岗位要求思考“打胜仗,我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人人查找“差在哪”,个个制定“成长图”,把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具体到每名官兵、每一个战位。
面对记者,身高体壮的上等兵张卫龙说:“我投弹成绩60米,虽说是全团第二名,但基本靠蛮力,技术动作还欠火候。我要在训练中多动脑子,年底争取拿第一。”炊事员李小俊说:“我以前总想着把饭做好就行,每次跑武装越野都掉队,现在我每天必跑两个5公里,以后坚决不垫底。”入伍前练过3年武术的代理排长蔡栋栋坦言:“过去我组织擒敌拳训练,只是让大伙儿站成一排打套路,吼声震天响,可惜光出声音不出实效。现在我安排大伙儿一对一练散打,能撂倒对手就算你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不找出来补齐了,我们连战斗力就总是有软肋。”连长孟凡伟说,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越往实里走,官兵们的奋进目标就越清晰,连队训练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
记者在团“岗位练兵、质量排序”通报上看到,五连官兵在好几项排名上名列前茅。
每一名军人的必答题
“我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五连这个问题提得好!抓住了要害,激活了全盘,推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在基层末端实了起来。
这次大讨论,无论是务虚的讨论,还是务实的行动,都离不开把“我”摆进去。只有人人思考回答自己的战斗力标准,才能防止和杜绝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我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这是每个革命军人的必答题。确保能打仗、打胜仗,需要把战斗力标准具体化,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用一个个“我的梦”绘就伟大的强军梦。
把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往深里抓、向实处落,需要操作性强的载体抓手。五连的做法就是一个有效抓手。如果每一名官兵都能回答好“我的战斗力标准是什么”,我们这支军队就一定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解放军报》(2014年6月21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