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正文

“军中硅谷”的打赢视角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济南军区某技术保障大队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10-10 14:44

从人员主体审视保障打赢主力--

“嫩肩”挑重担压出“加速度”

“做梦也想不到,大队竟然让我当主修!”去年9月,一批故障雷达送至大队修理,确定主修名单时,毕业3年来始终担任辅修的孟祥成第一个被选中。

与孟祥成一样感到意外的还有助理工程师赵阳。今年5月,大队组织某新型自行火炮列装以来首次试中修,放着几名高工不委以重任,反倒让30刚出头的助理工程师赵阳任主修。

“大项任务压力大、标准高、困难多,因此也最能锻炼人!”大队长王新说,通过大项任务摔打磨砺,年轻干部能快速成长。

有例有证。2009年10月,总部赋予该大队4种装备保障资源建设任务,冀强等4名年轻干部被大队党委选定为项目组长。

以往,每逢重大任务,挑大梁的总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年轻干部大多是“替补队员”;如今,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角色担当重任,大家议论纷纷。说白了,是怕新手砸了大队的招牌!

“靠老同志‘打天下’眼下可以,长久不行;今天怕‘丢面子’,明天就可能因为人才断层而‘掉链子’。”大队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

后来,这几名课题组长不负众望,研制的28种设备、编写的41种资料,赢得了评审会所有在场专家认可,受到总部首长的高度评价。如今,他们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个个独挡一面。

大项任务成为造就人才的熔炉。从此,这个大队用人思路幡然一变,做法焕然一新--

2010年6月,总部指导大队编写《新装备新弹药使用手册》,孙贵之、罗先锋等几名年轻干部担纲“主编”。

去年,某机步团远赴高原展开适应性训练,石铁忠、王超等年轻小伙子全程伴随保障,不顾高原反应采集数据上千条。

前不久,某部参演雷达出现故障,向大队电话求援。“80后”干部胡向顺奉命赶来,半小时将故障排除,写下了详细的“诊断”报告。

……

“年轻人才快速成长需要大项任务淬火,也离不开老专家的传帮带。”在交任务、压担子的同时,大队注重发挥专家骨干的“酵母”和辐射作用,安排每名专家帮带指导1到2名年轻干部,签订《帮带培养责任书》,传受技术、经验和优良作风。

“90后”干部马硕在导师朱德力的指导下,4年时间掌握了3种型号火炮的常见故障,参与革新的“轮式自行火炮通用底盘维修保障设备”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烈火炼真金。目前,通过专家帮带和任务锻炼,逼出了年轻干部成长的加速度,培养周期由过去5至7年缩短为2至3年,逐渐由“数量上占主体”转变为“任务中当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