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什么?”李景龙问。
“是石头。”
“石头能吃吗?”
“不,太饿了!含着它口水多些管点事。”
顿时,战士们嘴里都含块石头,看来嚼得很香呢。
战斗仍在激烈地继续着。飞虎山下居住的煤矿和铝矿的群众并没有离开我们一步。就在这最艰苦的日子里,当地劳动党里委员会、民青同盟为我们送来了一些粮食。群众就在敌机盘旋的旷野里给我们把饭做熟,男男女女顶着盆罐上山给我们送饭来了。
炮弹爆炸,子弹呼啸,火海一样的阵地被硝烟全部弥漫。送饭的妇女们背着孩子,顶着饭盆,一会儿卧倒在弹坑里,一会又穿过枪弹的火网往主峰阵地走来。
刚打退敌人十五次冲锋的五连战士回头一瞧:北山坡上来了一群朝鲜居民,把煮熟的苞米、麦子、大米等送到阵地上来了。战士们紧握朝鲜人民的手,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
当地劳动党的书记同志说:“同志们吃吧!这是敌人北犯时群众藏起来的粮食,群众让我们把心意带给你们,也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战士们虽然几天没吃饭,可是这时却像吃得很饱,一种崇高的、珍贵的战斗友谊填满了战士心胸。他们把枪握得更紧了。我们的战士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藻,几乎同时说出一句话:“放心吧,老乡,人在阵地在!”
7日傍晚,阵地上可说是弹尽粮绝了。各营都在电话里向我请示:哪怕有一颗子弹也好,希望我想些办法。
四天的连续战斗,我们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而且敌人又调来了一个团,也就是说:明天(8日)敌人要用三个团轮番向我们攻击了。
“请你们转告战士,子弹没有,但是阵地还要守住,那就是用刺刀、用枪托、用石头!”
战士们了解了情况,知道领导的决心,知道守住飞虎山对全部战局的重大意义,于是当晚都跳出工事磨刺刀、搬石头,检查自己伤亡同志的枪,看看是否留下子弹……。
8日天刚亮,一场恶战果然开始了。
敌人八十多架飞机和数百门大炮,一齐把数以千计的炮弹倾注在飞虎山阵地上,飞虎山上卷起漫山大火,没入滚滚硝烟之中。
烟火之中的战士们,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等成群的敌人来到工事之前,战士跃出工事,石头纷飞,枪托挥舞,刺刀劈完一个又一个。八连战士用一发六○炮弹当了手榴弹,轰隆一声,敌人随着“星条旗”、“八卦旗”一块炸上了天……。这一天从日出打到日落,谁也记不清打退敌人多少次攻击,只知道阵地还是我们的,只知道敌人付出两千五百多个伤亡的代价……。
飞虎山五昼夜过去十年了,可是中朝人民对敌斗争,互相支持的战斗友谊却依然长在!
(人民日报196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