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扫雷英雄姚显儒

来源:人民网作者:李蕤责任编辑:刘俊豪2014-03-25 17:24

“我不能回去,我还要回来!”

全国解放以后,姚显儒同志放下了枪,背起了铁锹。他们在黄龙山一边唱歌,一边开荒。他们决心要把荒山都开成肥沃的土地,把祖国建设成和平美丽的大花园。

但是,美国强盗,在朝鲜烧起的战火,烈焰滚滚,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强盗的飞机,疯狂地轰炸我国东北。姚显儒同志虽然在远远的西北,但心里就像被烈火烧着一样,他放下铁锹,又把枪擦得雪亮。他坚决请求志愿赴朝。当他获得批准,坐着火车,从西北向东北前进的时候,他和千万个志愿军战士一样,恨不得一步跨到朝鲜,立刻去打敌人。

他到朝鲜的时候,正是冰天雪地的严冬。他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胜利地完成了千里雪地行军。因为他从来不掉队,不叫苦,还帮助别的战友,沿途做鼓动工作,在胜利完成行军的评功会上,他被评上了功。

好容易等到了杀敌的机会,五次战役开始了,他和别的战友们一道,像出山的猛虎一样,一排排的尖刀,插向敌人阵地的心脏。他们背着炒面,一夜爬几道高山,渴了就接些雨水喝喝,累了就躺在雨里睡一觉,但他们的精神十分旺盛,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截住一批鬼子,赶快活捉一群俘虏。”

但是,多么不幸,在插向敌人纵深的行军道上,敌人的炸弹碎片炸伤了他的左脚。

当上级命令他下去休养,担架队把他往担架上抬的时候,他死活不肯下去,他从担架上挣扎下来,他请求准许他慢慢跟着队伍走。但命令是命令,命令是要绝对服从的,最后他噙着眼泪,躺上担架。但他的心,却还跟着战友们前进。他在担架上破口大骂着敌人,他高喊着:“我不能回祖国去,我还要回来!”伤口的疼痛,使他一阵昏昏迷迷,忽然又清醒过来,睡梦中他还和战友们在一道,在向敌人冲杀。醒来了,他却发现自己是躺在担架上。

“替我们一家人报仇!”

天下着小雨,他们的担架走了一夜,黎明的时候,到了九化里附近。担架班长把他们安置到附近朝鲜老乡的家里。

房东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头发已经花白了。这个朝鲜老妈妈十分热情,一看到他们,便亲自跑上来,把他搀扶到屋子里的炕上,给他烧水,亲自替他洗脸。她抚摸他的伤口,眼里流下眼泪。她用手比划着,告诉姚显儒同志:她的丈夫是劳动党的党员,在人民军后退时期,被美李匪军杀死了。他的儿子,现在人民军,正在前线和敌人作战。和她在一起生活的,只有三个女儿,大的十六岁,第二个十四岁,最小的才十二岁。她说:“我看见每一个志愿军,就像看见自己的儿子,看到志愿军的每一个伤员,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受伤……。”一边说一边就叫她的女儿替他们做饭,三个小姑娘也和妈妈一道忙来忙去,照顾他们。

过了一会,老太太告诉他们,最近几天,附近的许多村庄都被鬼子的飞机打着了。为了防备意外,最好把他领到上面的山洞里休息。说完以后,她就和担架班长搀扶着姚显儒同志,把他安置到半山坡的洞子里。过了一会,老太太又顶着一大木盒东西,爬上山来,里面是香喷喷的香稻米粥、酸菜、麦饴糖。老太太一碗一碗给他们盛,并且亲自喂姚显儒同志,他和担架班长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他们还没有吃完饭,敌人的飞机突然来到了。老太太记挂着山下三个女儿,便赶快往家里跑,担架班长脚跟脚也跑出来。他们刚刚出洞,姚显儒就听见燃烧弹爆炸的声音,接着浓烟四起,山下的房子已经着火了。姚显儒同志这时那里还能安静地躺着!就不顾自己的伤痛,从洞子里艰难地爬下山去。等他爬下山的时候,刚才他们休息过的房子,正在熊熊燃烧,两个大一些的女儿,已经被从火里救出来,但都已烧得满身是伤。那个十二岁的小女儿,烧得不像人形,在一边地下躺着,已经断了气。这时候,老太太似乎完全疯狂了,她一会扑到死了的小女儿身上;一会又往正燃烧着的房子里扑;一会又张着两手,两眼发直地高喊着,往大路上飞跑,意思是要找美国鬼子拚命。被烧伤的女儿呆呆站在一旁,已经没有眼泪。担架班长拚命拉着老太太,不让她往火里扑,但他一个人拉不住她。这时候,姚显儒同志完全忘掉了自己的伤,就爬上前去帮助担架班长,把老太太拉住。他高喊着:“阿母尼!有我在这里,我就是你的儿子,我一定替你报仇!……”老太太看见腿上流着血的姚显儒同志也爬下山来,仿佛清醒了过来,不再往火里扑,抱着他的头哭起来。

一个白天,老太太就这样在洞子里过去,哭啊,怒骂啊,诉说啊!千言万语总归落到两句话上:“孩子!替我们报这血仇呀!”“放心吧,阿母尼!总要替你报仇的!”

傍晚的时候,他们的担架,离开九化里。老太太和她的二女儿,送了四五里路。在一个小山头上,老太太呆呆站在那里,看着他们的担架走入山下的开阔地。一二里外,姚显儒同志在担架上回头看,朝鲜老妈妈还在山坡上站着,一直向他们招手。

就这样,一直到祖国。姚显儒同志一闭上眼睛,就看到那个朝鲜老妈妈,风吹着她的白头发,在山头上向他招手;一合眼,就听到朝鲜老妈妈的声音:“替我们报仇呀,替我们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