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扫雷英雄姚显儒

来源:人民网作者:李蕤责任编辑:刘俊豪2014-03-25 17:24

“我是战士,赶快再上前线去!”

“志愿军的伤员一回到祖国,就像受伤的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没有一处不感到温暖。车站上,人山人海地迎接我们。住院后慰劳队穿梭一样,一个没去,一个又来。妇女自动组织起来给我们洗衣服,小学生捧着鲜花站在面前喊志愿军叔叔,……。可是,祖国越温暖,我就越住不下去,我是个战士,我还没有尽到我的责任,我只有一个念头,伤赶快好,赶快再上前线去!”

“医院里上上下下都照顾得那么周到,护士轮换不断地在床前服侍,真比家里人周到十分。可是,他们照顾得越周到,我越住不下去,我是个战士,我还没有完成我的责任。我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好吧,赶快再到前线去!”

“每天从报纸上听到祖国建设的新消息,每一天,都有新的劳动英雄创造模范出现。但好消息越多,我就越住不下去,我是一个战士,我还没有完成我的责任。我只有一个念头:伤赶快好,赶快再上前线去!”

以上就是姚显儒同志在医院里时候的心情,所以开过刀后,伤刚刚疗住口,还有一个很大的疙瘩,他就决心出院。医生经不住他三番五次地请求,最后只好叹一口气,紧紧地握了握他的手,签发了准许他出院的证明书。

到了康健团,他恨不得插翅飞过江来,但事情偏偏不巧,要动身的一批已经满员,他自己得从头等起。姚显儒说:“这不要急白人的头发么?”他就口干舌焦地向负责人央求,最后,团里负责遣送的同志被他感动了,终于答应他和这一批一起出发。

他顺着原路,寻找自己的部队。他渴望着很快看到老首长、老战友们。他也渴望再看见一下那个朝鲜妈妈。黑夜又经过九化里那一带的时候,他希望能找到那些残留的房子。但是,他负伤回来的时候,是躺在担架上,夜里行进,天又下雨,到底在那里,已经记不清了,而且,经过这几个月,不少朝鲜的村庄,已经只剩下名字。他终于没有找到老妈妈在哪里。他在生满荒草的村庄废墟上站了一会,就大踏步走向前方,他自己对自己说,见不见朝鲜老妈妈,反正是一样,主要的是要记得她交代的话:“要替我们一家人报仇!”

“惹不得你么?我偏惹惹你看!”

姚显儒同志刚刚回来的时候,他们的部队在第二线,他日夜盼望着赶快开到第一线。这机会终于来到了,他们接受了保卫开城的任务。

他和成千成万别的战士一样,在阵地上亲眼看到板门店上空的氢汽球和探照灯,也亲眼看到敌人轰炸中立区,炸死朝鲜老百姓,打死姚庆祥烈士,……种种破坏谈判的事实。他也知道敌人明目张胆提出要拿开城,敌人在会场上撒赖说:“叫飞机大炮和你们讲话。”用姚显儒同志自己的话说:“真把我的肺都气炸了。”

战士们求战的情绪很高,要求出击敌人的决心书雪片似的送到连部。但在上级的教育下,他树立了持久作战的思想。他和全班的战士一道,日日夜夜突击工事,把坚硬的岩石变成了钢铁般的坑道,他们夜里不断出去打敌人的伏击,不断带着小组往前面延伸,去观察敌人前哨阵地附近的地形。今天晚上二十公尺,明天晚上五十公尺,越往前他们越熟练,越往前他们越大胆,他们离敌人的阵地前沿已经很近了。

他们接防的时候,友军便曾告诉他们,敌人的阵地上,有很多的地雷,几天之前,也有一个出去侦察的同志触雷受伤。所以,当有一天晚上他们的小组又出发执行任务的时候,指导员就嘱咐他:“小心敌人的地雷。”姚显儒同志说:“指导员放心!”就带着班里的两个年青的战士——张振江,罗兆材,一阵风似的出发了。

天黑漆漆的,但他们已经把这一带摸熟了,他们轻轻地疾步前进着。穿过交通壕,爬过小山坡,越过稻田的田埂,涉过山脚下的小河……后来是离敌人阵地越来越近了。地形是要天亮才能看得清楚的,他们就伏在林丛里,全身都伪装好。天明了,他们就拨开树林,悄悄往前探索。有时俯着身子前进,有时就伏在地上向前匍匐。

在一个生满各种杂草和小树的山坡里,姚显儒刚刚迈过左脚的时候,在右脚前面,却发现有一条细细的铁丝,拦着他的右脚,他左右一看,发觉离身边不远,有一个方方的东西,他想:“这就是地雷么?”立刻觉得紧张起来。他向后面的战友摇摇手,轻声说:“可能发现了地雷!你们往后面站一站!”他便小心翼翼地,走到那个方东西前面,蹲下身子。仔细一看,上面有个几寸长的突出的东西,在那个东西上面,或横或斜地扯着好几根黄土色的比头发粗不了多少的铁丝。完全可以断定,这就是敌人的地雷了。

姚显儒同志蹲在那里,狠狠地盯着那个怪东西,他想起,上周那个夜间出来侦察的同志,就是被这怪物杀死的。他在心里说:“好凶恶的东西!你想杀死我姚显儒么?我不绊你的线,不惹你,看你怎么样我?”这样想着,他就小心地迈过铁丝,准备招呼同组的战士,也这样绕过去继续前进。

但,刚刚过去,他忽然想:“不对,自己这样绕过去,别的战友们晚上再来侦察或者打伏击,一不小心,不是还会受伤么?”他决定在那里作个记号,回去告诉大家。这样想着,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宣传品,挂在地雷附近的小树枝上。意思是等回来以后,大伙再商量办法。

但他又一想:“这还不对,如果自己没有回去以前,又有人经过这里呢?留这东西,总是祸害。”他决定消灭了它。他跑回来通知小战友张振江,把附近稻田里的草绳拿来,他说:“我们把绳子缚在铁丝上,在四五米外一拉,雷也爆炸了,我们也没有危险。”

张振江和罗兆材都劝他说:“对这东西不懂,最好不要轻易招惹它,这里就在敌人阵地前沿,又是白天,如果一爆炸,暴露了目标,敌人打起炮来,不是连观察地形的任务也完不成了么?”

姚显儒觉得他们的话也很有道理,但是,心里却像火烧着一般焦躁。他想,这还不过是逢到的第一个地雷,在敌人的阵地上,这些东西还很多很多。难道能让这方形的怪物,挡住前进的道路?许多过去的事,也都在这时候一齐涌向心头,他想起在旧社会受的痛苦,想起解放后父亲对他的嘱咐,想起朝鲜那个老妈妈“替我报仇”的声音,……他的血沸腾了。

他想起上级党平时的教育:“一个共产党员,是不向困难低头的,好的党员不单不回避困难,而且要走向困难,战胜困难……”他想起了本军的英雄、一等功臣刘光子,在五次战役中,一百多个英国鬼子围上来要活捉他,但他不畏惧,不怕死,奋身反击,结果一个人活捉了六十三个鬼子;他想起本军的模范党员李丙群,他在打尽最后一颗子弹、大量杀伤敌人以后,四面没有退路,就领着全班八个战友跳下悬崖。他悄悄对自己说:“刘光子一个人能活捉六十三个鬼子,我姚显儒就不能制服这个躺在地下不会动的怪物么?呸;不敢惹你?你是什么吃人的毒龙猛虎,今天我非惹惹你不可!”

他霍然站起来,紧握着战友张振江和罗兆材的手说:“小弟弟们!你们往后退退,在交通壕里掩护我,监视敌人,我要试试这个怪物。你们在后面注意我的动作,如果成功了,咱们大家都学会扫雷,就从此拔掉了敌人的蝎子尾巴,以后不论侦察,出击,都打开了路;……。如果我牺牲了,你们注意我的动作是怎样弄响的,留个经验,以后继续研究。反正不论迟早,这东西咱们总得要破的,你做、我做、他做都是一样。”说完以后,也不听他们两人的劝阻,就大踏步又走近了那个地雷。

他蹲在地雷边,想了一想,这雷是绊着线就响的,先把线弄断再讲,他就俯下身子,用牙齿咯吱一声,把那细铁丝咬断。三支线都咬断以后,他就缘着四边,把那整个的雷挖出来,双手抱起,转身向后面走。

他也知道,咬断铁丝,并不算完事,因为听说上星期另一连有一个同志,就是弄断铁丝以后,在捧着回来的路上一慌张,雷跌到地上爆炸起来,把那人炸伤的。他很沉着地走回自己的交通壕,然后,轻轻地把它放下,搁到交通壕的边缘上,他站在交通壕里面,这个交通壕的外面,就是一个斜坡。

他开始去卸上面的雷帽和雷管。他告诉张振江他们,他是自左向右旋转的,请他们注意。这时,他的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小小的突出的东西上。他是看过手榴弹的爆炸的,他也曾无数次地把敌人掷过来还未爆炸的手榴弹重拾起来掷给敌人。因此,他天真地想:不转眼珠地盯着它,如果狗日的有点冒烟要炸的模样,就把它掀到交通壕外面的斜坡下面。但,一切进行得很顺利,那个突出的小东西,雷帽和雷管,在他的手里和下面的雷体分家了。

“成功”的距离,是那样遥远又那样近,那样惊心动魄又那样平常。关键就在于第一个人的第一份的决心和勇敢。实质上,姚显儒同志已经成功了。但他还不能确信这怪物是不是已经被制死。他不轻视已经败到他手里的敌人。他把它抱起来,用劲地向交通壕外的斜坡下掼下去,在它快要触地的时候,他伏身在交通壕里。只听腾的一声,这个家伙,发出稀松的像石头落地似的响声。它告诉姚显儒和张振江他们,试验就这样成功了。

“呀!成功啦,成功啦,班长!”张振江和罗兆材跑过来,拍着他的肩膀高兴得嗓子都变了。姚显儒同志也笑了,他一辈子也有许多高兴事,但似乎都没有这一次笑得那样惬意。

一个人对于刚刚学会的新东西,兴头总是特别高的,姚显儒同志一分钟也没休息,就又拍拍战友们的肩膀,兴奋地说:“你们在这里掩护我,我再去抱几个‘老虎娃’回来。”说着,便又爬向前面去。十几分钟内,他又抱回十个平台雷,另外,还有三个照明雷。

青年人是缺乏等待的耐性的,张振江要求班长立刻教会他。就在交通壕边,几分钟内,张振江也“出了师”。“班长!你掩护我,让我也去摘回几个大瓜来!”小伙子说着就跑出去,一会儿也抱回了三个平台雷。

就这样,敌人飘洋过海运来的,吹嘘着“近代化”的“法宝”,就像中国旧小说《封神榜》上现原形的怪物一样,在我们一个普通战士的前面完全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