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抗战的岁月里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静责任编辑:军网值班
2015-09-08 21:56
李懋年轻时军装照。 李懋之女李静供图

1910年父亲李懋出生于山西省沁源县的一个小山村。 在日寇疯狂侵蚀我华北地区时他正值热血青年。1937年初在沁源加入了“抗日牺牲同盟会” 。同年4月,又报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被录取,4月份结集于山西祁县大营盘开始政训,原定政训计划是6个月,父亲分配在教导二团,随后部队调整,教导二团将两个连调整编入教导九团,他在教导九团上课、训练,同时经常去附近农村宣传抗日。

“七七事变”后,父亲所在的教导九团在上级组织统筹整编中归并于新组建的山西新军第一支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一纵”,(后来八路军总部将“决一纵”改编为“决一旅”)。

在雁北面临失守、三晋告急、局势越发严峻的情况下、“决死队”提前结束政训,9月初就急忙开赴吕梁地区,以静乐县为中心,部队分散至周围多个县,以连、班为单位分居在农村,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在静乐县一带发动群众动员参加“决死队”,以壮大抗日救国组织。日寇很快进入山西突破大同等十几个县,他们一路杀戒,残决人寰。11月初太原地区岌岌可危恐将失守,在这种情况下,团、连领导命令将分散在各县、地区的同志召回静乐。由于当时局面混乱,老百姓在无组织的乱跑,败退的国民党还在抓壮丁;父亲和班里几位同志在召回时与部队失去联系,他们在该地区没有了组织领导和给养补充,又怕被乱军抓走,于是,在复杂条件逼迫下,无耐取道返回家乡。

日寇一路由北向南,很快占领了与沁源邻近的平遥县,并已不断地侵蚀沁源。父亲碾转回到沁源县后,立即在县里又报考了抗日师资训练班,“训练班”号召全县小学教师及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宣传抗日思想,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使广大群众投入全民族的救亡运动中,以达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教育局分配他到沁源县王和区西沟村任教,在学校及周围村庄开展爱国思想教育,发动学生开展抗日活动,后来学校被日寇威胁的无法工作。

李懋军旅中用过的背包带。 李懋之女李静供图

1940年春,日军对我太岳地区进行九路围攻,在沁源县实行“三光政策”,本年10月份,分兵对全县进行大扫荡,敌人从王和到沁源县城百余里路一条线占领,他们从各个据点不间断地出来抢粮、烧房、杀人,连鸡、鸭、牲畜都不放过,残无人道、无恶不作。在急度困难的情况下,父亲受县财粮科指派,担任本地区“三七粮库”主任,从此,他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粮食保卫任务。

抗战到最危急的关头,在县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围困战指挥部统一指挥,发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并号召全体军民与鬼子展开群众性的夺粮大战,抢种抢收,颗粒归仓,县内积极筹措,另外还从周围邻近县如沁县、安泽等地调拨了一些进来,人们挑着公粮从四面八方来入库或者要紧急出库时,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父亲必须坚守在场,并随时应接上级组织对该粮库的指示与安排。战时的粮食只能化整为零地储藏在深山老林挖掘的窑洞或墓穴里,储存空间狭小而隐蔽,且分散在大山里许多地方,从早到晚父亲总是扛着一根又粗又长的秤杆,上面挑个沉甸甸的大铁秤砣,翻山越岭,汗流浃背与他的同事们对粮食进行出库、入库、盘点、核算并护送下山、手续结算,工作量巨大,他们通霄达旦地干,而自己常常饿的饥肠辘辘……

日军实行“三光” 政策,在轮番烧、杀、掠、抢扫荡之后,村里老百姓的房屋全都被烧光,我家也不例外房子烧没了,那时全家人住在大山深处临时挖的窑洞里,父亲忙完公务即便回到这个简陋的家,也没什么可以充饥的,母亲只能在山上挖野菜、采野果来充饥。父亲咬紧牙关精心呵护仓库的粮食,他心目中始终坚守着不可悍动信念:第一,不能无故损失一粒粮,严防霉烂变质,第二,没有上级指示无论谁都不能随便动用一俩粮,因为这是抗战军民的生命线。

后来父亲又联系上他以前失联的部队,并向县财粮科提出申请又回到原部队 “决一旅”, 并在太岳地区进行武装抗日。

直到解放战争,“决一旅”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从此,父亲随4纵部队跟随陈赓司令员,抢渡黄河,打淮海,过长江,一路南下,直战斗到云南边陲,多少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李懋照片。 李懋之女李静供图

父亲出身贫寒,是爷爷的独生子,家里的顶梁柱,在环境极为险恶、生活极其贫困的年代,他抛下妻儿老小,毅然参战,承载着强烈的民族责任,凭借着顽强而坚韧的毅力,和千百万中国人民经过血与火的重生,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解放,为他脚下的这片热土,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李静(李懋之女) 2015年8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