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就是动员令 洪水来袭,谁舍生忘己保家为民

来源:新华社作者:吴锺昊、周楠、李思远、黄艳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7-02 22:51

“更加科学精准地制定抢险方案,合理调度抢险力量”

6月20日,受上游洪峰和当地强降雨影响,江西鄱阳县古县渡镇向阳圩滨田段被洪水撞开一条60多米宽的口子,万亩农田被淹,数千名群众被紧急转移。

险情发生后,300多名消防官兵、500多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连夜奔赴鄱阳县,与1000多名当地辅助作业人员共同打响了决口“封堵战”。

事实上,决口封堵作业条件并不乐观:运料所经两座桥都属危桥,运输车辆载重不能超过10吨;堤顶只有四五米宽,堵口使用的骨料运输距离有近百公里。

然而,在一夜之间,武警水电部队的战士们竟然选准了地点,修建出近10个会车平台,对2座危桥加固处理,让装满石料等抢险物资的车辆顺利开进现场……

在决口封堵现场,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挥舞机械臂,发出隆隆轰鸣声。一架黑色的微型固定翼直升机旋在半空中。

正是这架微型直升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型直升机把决口周边情况实时传送给指挥部,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精准地制定抢险方案,合理调度抢险力量。”武警水电二总队有关负责人说。

每隔两个小时,决口处水位、水流速度、封堵进展的最新数据便会上报到抢险指挥部。这依赖于前方战士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快速获取灾区三维立体数据,通过比对瞬间呈现地形变化量与填挖量,并进行数据计算分析。

“除这次用到的流速仪、定位仪、重装救援设备外,我们还有无人智控挖掘机、‘龙吸水’应急排水抢险车、变形金刚机械手、组合式钢筋石笼等一系列新式救援装备,可以应对各类险情。”武警水电二总队四支队一中队长袁志强说。

先进装备有赖于人的操作,炎炎烈日考验战士们的意志。

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之下,李玻闷在驾驶室里操作大型挖掘机加固堤坝。这位来自四川的90后战士,立志要成为机械操作能手,他驾驶的挖掘机机身上,赫然印着“鲁甸号”三个大字。

李玻的师傅、30出头的老兵周权,拿着对讲机,在尘土飞扬的堤坝上指挥,身上的作战服已经湿透。“喝了十几瓶水,都没有上过一次厕所。”他说。

“很多战士连续作业近48小时,中间只歇了两个小时。”武警水电四支队二中队长吴诚告诉记者,刚结束景德镇抗洪抢险,战友们就连夜赶到鄱阳县。除了机械操作员每12小时轮班休息外,其余战友几乎都是连轴转。

24日12时4分,随着推土机将最后一堆土石推入决口处,决口封堵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战士们激动地将军旗插在决口处。500名武警官兵连日奋战47小时后,决口封堵提前合龙!

武警水电二总队副政治委员熊壮中说,在整个决口封堵过程中,科学制定大型和小型设备结合倒运、重兵修路保通、危桥通行和双向对进封堵等方案,都离不开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支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