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一直在路上的总工程师

来源:新华网作者:黄益方、张术华、江小平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12-29 19:31

新华网长沙12月29日电(黄益方、张术华、江小平)在同事的印象里,刘忠是个大忙人。每次给他打电话,他的回答常常是:“我在外地出差。”

“在路上”,这似乎已成为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总工程师刘忠的一个代名词了。

红色传承在路上

刘忠的父亲是一位军校教员,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继承了父亲红色科研基因的刘忠从小便立志“要像父亲那样,为国防科技做贡献”。

1990年,刘忠本科毕业后携笔从戎,主动申请到原长沙炮兵学院工作。正是在那里,刘忠敏锐意识到“信息”将是未来战争的制高点,这也影响了他今后的军旅生涯方向——指挥控制。

1994年,刘忠选择攻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学位。在报考博士研究方向时,刘忠主动转向C3I系统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我军炮兵还缺乏信息化手段,作战手段还局限在炮兵计算尺、计算器,而同期美军炮兵则早已拥有了先进的指挥信息系统。

面对差距,刘忠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夜以继日攻关,他和同事们很快研制出一套先进的模拟指挥系统,经部队测试,从发现目标到下达命令,时间大大缩短。

这些年来,刘忠的生活轨迹就是学校、部队。他把时间都用在部队调研和科研攻关了,每年将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地。

“我们的科研就是服务部队的,如果不去了解部队需求、不去掌握部队的运作模式,怎么能设计出符合实战化需求的先进系统呢?”刘忠说。

指挥控制研究在路上

指挥控制,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大脑”。刘忠立志为我军指挥控制领域研发信息化、数理化、智能化的“战颅”。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刘忠的指挥控制科研事业也不是一天成就的。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石建迈说:“刘老师有句口头禅:白天忙的是事业,晚上是补充吸收营养的时间。工作时间外不花其他时间学习,下一个五年或许就没有东西,不能在指挥控制上做更大贡献。”

对于丈夫的工作状态,刘忠的妻子说:“虽然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但一年中近一半时间出差在外。家人一直坚决反对他学车,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陷入工作思考中。”

虽然刘忠常说成功的关键要有颗“平常心”,但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血性,不敢迎难而上,怎能逐梦!

2006年12月,刘忠出国归来第二天,便承担起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经过3年夜以继日的奋战,实验室建设顺利完成预定目标,通过总部验收考核。

2015年12月,经过5年艰苦攻关的某重要指挥控制系统,顺利完成研制,正式装备部队。

“虽然我们在国内指挥控制领域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指挥控制研究本身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攀登、不断创新的领域,稍微慢一点就会被别人超越,所以我们指挥控制研究不会停歇,永远在路上。”面对赞誉,刘忠总是这样时刻提醒自己。

薪火传承在路上

“沙基昌老师带我走进指挥控制领域,他的数理战术学、战争设计工程等使我受益匪浅。张维明老师等在科研上给予我很多的指导、关心和帮助,对我的成长也非常关键。”作为众人眼中的“千里马”,刘忠这样阐述自己成功的关键。

2009年,刚刚留校的郭得科正处于科研迷茫期,在刘忠的建议下,把科研重点聚焦于数理和信息交叉融合的探索性研究上来,同时做好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的融合。5年后,郭得科获得学院历史上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刘老师常说,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非常大的团队来做,人才越多,做出的成果越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讲师朱先强说,刘忠始终强调科研攻关中的团队意识,所以他有意识的放手让团队成员大胆参与项目,助推学生及团队成员快速、扎实成长,丰富后备人才队伍。

在刘忠的科研团队,他为年轻的队员们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引导他们一步步成长。

平时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和队员们一同探讨问题、攻关难点。当队员们遇到问题、思想有波动时,他会抽出时间谈心,帮助队员调整情绪心态。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团队取得丰硕的成果,近5年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