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尖兵: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

来源:军报记者作者:陈小菁 邹维荣 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7-25 00:16

陈德明(右)在给年轻科技干部讲解某型任务参试设备性能(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甘为人梯,辐射带动28个创新团队,培养出一批堪当大任的强军兴军科技英才——

他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大漠之春

陈德明所在的西北某基地,功勋卓著。这个基地曾发射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  

当年,在物质条件艰苦、科技积累薄弱的情况下,基地为何能完成这么多科研任务?

“因为我们在人才、科研上,既有‘高地’,又有‘高峰’。”回望历史,陈德明陷入深思:“唯有人才,难在人才!导弹事业需要一茬茬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反导项目的启动实施和顺利推进,陈德明又怀着一腔热忱,毅然挑起了组建新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千钧重担。

2011年,在陈德明的推动下,基地整合技术资源,组建了“导弹靶场突防技术”创新团队,大漠靶场再一次响起向科技进军的嘹亮号角。在陈德明的不懈努力下,不到6年时间,这个团队就走出了一条“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开放式建设路子,先后完成2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国防授权专利。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拳头,那么我就是这个拳头上的大拇指。”陈德明直言说道,“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如果自己在困难面前低了头、认了输,整个团队就会丧失虎性狼气,变成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绵羊。”

2011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把评估的任务交给了陈德明团队。

“精度要高于靶场设备测量精度1个量级,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领受任务后,大家的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在很多人看来,利用靶场现有设备完成这项任务,根本不可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德明迎难而上,鼓励大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得出了“可以在任务中应用”的重要结论。20天后,该型导弹飞行试验一举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陈德明的理论分析模型、算法软件和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任务要求。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抓好人才集聚,实施育才接力工程,才能在科技创新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你有想法,大胆放手干,我给你们撑腰。”陈德明既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也宽容失败。导弹试验“定错一个点,白干好几年;算错一道公式,损失上百万。”一位工程师在某型导弹试验鉴定过程中出现测算失误,为此惴惴不安。陈德明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破解难题,重新激发了这位“初生牛犊”的创新激情。

一次,陈德明领受了一项重大科研任务,他点名让年轻的工程师赵海龙担纲课题负责人,并鼓励他说:“你们好好干,有困难找我。”在他悉心指导下,均由年轻人组成的题组经历“千难万险”,攻克一项又一项难关,终于大功告成。上报奖项时,陈德明却一笔将自己的名字划去。

“作为科研人员,如果总盯着权力,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我们关闭;如果总是瞄着利益,就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陈德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从2003年到2008年,想要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陈德明三次请辞主任的行政职务,基地领导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请求。

甘于寂寞、甘为人梯,陈德明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了大漠之春。

近年来,在陈德明的示范带动下,基地有28个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科技创新的火种已经点燃,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如今,在陈德明带领下,这个成立仅6年的团队不仅成果丰硕:完成了20个重大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授权专利。更令人兴奋的是,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的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有的完成了基于北斗的电波折射实时修正系统;有的通过高精度脱靶量估算技术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飞行试验,给出了高精度的脱靶量……

短短几年内,在陈德明带动下,基地已陆续孵化了28个创新团队。一位专家动情地说:“人才兴,事业旺,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