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尖兵: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

来源:军报记者作者:陈小菁 邹维荣 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7-25 00:16

誓言无声 26载不忘初心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下)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陈小菁 通讯员 梁景创 赵金龙

大漠的风,清凉爽朗。

一身戎装坐在我们面前的陈德明,显得羞涩、腼腆,远不如在计算机前谈论他的导弹事业那样有风采, 但随着话题的深入,这位导弹试验专家那柔软的一面,更加震撼记者的心灵。


在陈德明的生命里,导弹武器试验事业重于一切。李玉建 摄

“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这里有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不忘初心,扎根大漠

“基地的情况怎么样?”“比较艰苦!”

“我学的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只要过去后有事干就行。”

“天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只要你想干,就可以来。”

这是基地高级工程师杜之明将军1989年到国防科技大学参加高级研究班时和陈德明的对话。那时,陈德明即将大学毕业。

“老将军的话深深打动着陈德明,就在那一刻,一颗游移的心归落到了导弹这项神圣的事业上。”杜之明将军说:“就这么简单,1990年大学毕业后,陈德明放弃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优厚待遇条件,主动来到了大漠戈壁。”

然而,26年前,当他初来基地报到时,面对大漠艰苦闭塞的工作环境,一时竟无所适从。

“主要是科研条件反差比较大,一个室60多个人,正儿八经能用的电脑就那么一台,看着这台电脑,我心里凉了半截。”陈德明说,第一次参加任务,面对陌生的“任务窗口”,他能找到的唯一参考资料,竟然是一篇掉了好几页的论文。

由于环境艰苦,基地当时有一项规定,入伍大学生干部工作8年以上,就可以选择是否离开部队。是走还是留,陈德明坦言,“我不想等8年,既然来了,就老老实实干8年再说。”

那天,陈德明专门来到戈壁深处那不朽的军阵——烈士陵园里静静地坐了大半天,和安放在那里的英灵隔空交流:他们有将军也有士兵,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却选择了沙漠,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而此时的陈德明,虽然还想象不出自己能为导弹事业做些什么,但他认定这一事业足可以使所学发挥到极致,这一事业必将与共和国使命相系,与振兴中华伟业相联。想到这些,他感到无比振奋与自豪。

陈德明想通了,他给出了自己的选择:“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这里有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心若不荒凉,处处皆风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靶场担负的任务相对较少,尤其是大型任务一两年才执行一发。大漠的偏僻荒凉,生活的单调乏味,成为他潜心钻研的天赐良机。学习,成为他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从“两弹一星”专家笔记到计算机课程、统计学原著,从各种试验图纸、数据分析到古今哲学军史,凡是能找来的资料书籍,他都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很快,他从一名红牌学员成长为专业骨干。

当时某型号导弹武器定型试验的课题摆在了基地科研人员面前。陈德明作为攻关团队中其中一员参加课题攻关。受领导弹武器试验系统试验与鉴定技术研究任务的陈德明在一片空白、毫无借鉴的情况下艰难起步。

连续苦战3年,当陈德明拿着厚厚的设计方案来到课题组时,老专家们震惊之余,纷纷投来肯定的目光:“从理论上解决了导弹最大标准射程评定与评估等问题,填补了该型号导弹试验与鉴定技术空白。”

经过这件事,陈德明得到了很大锻炼。

自此,陈德明在导弹科研战线上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如今,陈德明已经成为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当初决定最多在这里干8年的他,在大漠一干就是26年,他已经深深根植于这片大漠。

2002年,他由一名普通科研人员被提升任命为研究室主任。2010年,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