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尖兵: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

来源:军报记者作者:陈小菁 邹维荣 等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7-25 00:16

陈德明经常工作到深夜,忘记回家的时间。李玉建 摄

“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十几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不忘初心,专心搞技术

陈德明“三辞主任”的故事,在基地广泛流传。

陈德明所在的研究室履行总体职能,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时部党委考虑到这个室的各项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开拓性,需要一名事业心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担当。这副担子压在了陈德明身上。

陈德明不负众望。“现在总体室的四梁八柱都是当时陈德明当主任时摸索和确立起来的。可以讲,当时年仅35岁的陈德明是领导干部中的后起之秀,政治‘新星’。大家感到他这样发展下去前途无量。”20年前就和陈德明在一个团队工作的伞景辉工程师说。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此刻,陈德明却向领导提出了辞职。理由很简单:“不想当领导,就想搞点研究。”

“让你当这个室主任,不是让你当官,而是希望你能带出更多的人来。”领导婉拒了他的要求。

尽管后来陈德明服从组织决定,又干了两年多主任,但他辞职搞研究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他又一次提出辞职,部领导还是没同意。

事不过三。2008年,他再一次真诚地找到领导:“我不想当主任,不是我不想尽这个责,而是抓管理工作与我搞研究确实有矛盾,我只能选择一个。课题搞好了,同样能带出一批人来。”

这一次,党委对他的辞职要求作了认真研究,正式批准陈德明辞去了总体室主任职务。

这件事对基地科技干部影响很大,从室主任到创新团队带头人,不是简单的工作职责转变,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作为科技人员,盯着名利,科研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瞄着利益,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来踏踏实实干上十几年,才可能有所成就。”陈德明如是说。

陈德明长期与试验数据打交道,还系统研究过统计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数据曲线非常敏感,朋友建议他拿出点时间研究股票,不想被他断然拒绝:“做研究必须专心致志,穿着军装就只能研究军队的事!”

这些年,陈德明承担的课题越来越多,每一项经费开支他都严抠细算,把钱用来改善科研条件和开展科研工作。他牵头和参与了几十项课题研究,从没有在不是自己牵头负责的科研成果上挂过名。

有一次,陈德明领受一项重点工程课题,他点名让一名年轻同志担纲课题负责人,鼓励说“你们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找我。”在他的指导下,课题顺利完成。申报成果时,大家一致推选陈德明为第一完成人,他却当场划掉自己的名字,让课题组的同志深为折服。

“目标高远、想法简单、坚持始终、生活自然”是压在陈德明办公桌上的一句话,也是他处世做人的真实写照。

陈德明是专家,但是他不清高,没有一点架子。他的脸上始终挂满了微笑,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说:“跟着陈研究员打交道很简单,干工作虽然苦,但心里很快乐,生活很充实。”

在家庭生活中,陈德明的简单令他的同事兼领导涂国勇印象深刻。

一次,他问陈德明的爱人马丽:“陈夫人,家中生活有困难没有?”“我有很多困难,可他没有。”马丽严肃地说。

这话让涂主任一下子懵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涂主任接着问。

“陈德明的夫人姓导名弹,全名就叫导弹。”说完,马丽又噗嗤一笑说:“都习惯了,请领导放心,我们什么困难都没有。”

后来涂主任侧面提醒陈德明说:“你爱人生活怎么样啊?”他一听显得一脸茫然,然后说:“很好呀,有吃、有穿,什么都不缺,幸福着呢。”

你听,这两口子的幸福生活一般人还真够不着。

陈德明就是这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技术干部就要专心搞好技术。”这种简单到极致的法,奠定了他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