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搭载的缩比返回舱咋回地球的?

来源:新华社作者:田兆运、杨茹、祁登峰责任编辑:刘航
2016-06-26 19:34

穿云破空御风归

——北京飞控中心目击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缩比返回舱返回侧记

田兆运、杨茹、祁登峰

北京时间2016年6月26日,在经过19个小时飞行后,搭乘长征七号火箭升空的多用途缩比返回舱即将踏上返回祖国怀抱的漫漫征程。

此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内,荧屏闪烁,座无虚席。

这个曾10次牵引神舟飞船返回舱安全回家的中国航天飞控神经中枢,即将见证一个新的历史时刻。

“发动机开机,上面级第三次点火返回制动开始!”

15时04分许,伴随着总调度戴堃的口令,大厅右侧显示屏上的三维仿真图显示,上面级发动机点火制动,缓缓推动上面级和返回舱组合体走向返回轨道。

以往飞船返回任务,都是由飞控中心计算并控制返回舱踏上返回轨道。但这一次却有不同,上面级完全是自主计算,自主控制。

在迭代误差无法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上面级能否把返回舱精确送入返回轨道还是个未知数,飞控大厅所有人员都在静静等待。

答案很快揭晓,根据科技人员监视判断,返回舱已成功进入返回轨道,飞控大厅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既是对上面级精彩表现的认可,也是对返回舱成功踏上返回征程的欢庆。

随后,上面级开始调整姿态。随着上面级缓缓扭动身姿,携带返回舱的头部逐渐抬起,最终呈现与水平面约50多度的返回姿态。

据北京中心副总工程师周立介绍,调姿是为了确保在级返分离时返回舱能保持正确的姿态,也就是让返回舱的大底朝下,以便获取更好的大气动力。

“级返分离!”15时17分许,完成送别任务的上面级,在距地面约170公里的太空中与返回舱依依惜别。

飞控大厅右侧的大屏上实时显示,返回舱成功告别了陪伴自己近20个小时上面级老大哥。5米,10米,20米……返回舱慢慢旋起自己银白色、锥柱形的身躯,缓缓从上面级的左上方向前飞去,渐行渐远。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11次告别,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返回舱,到2013年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再到此刻的多用途缩比返回舱,北京中心飞控大厅逐一见证了这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一幕幕难忘的告别。

“发动机开机,上面级第四次点火轨道控制开始!”级返分离后,为确保安全和开展后续拓展试验,上面级按预设程序开始点火制动,抬升至安全运行轨道。

从飞控大厅的巨幅液晶屏上可以看到,返回舱就像一个急切盼望回家的行者,从南非大陆的上空划过,飞过南亚,越过中东,向着祖国母亲的怀抱飞来。

此刻,在飞控大厅隔壁的轨道机房里,中心轨道岗位科技人员们紧盯屏幕、十指翻飞,正紧张地进行轨道预报和返回落点预报。

主管设计师徐海涛告诉记者,精确的轨道预报是引导测站跟踪返回舱的前提。稍有差池,测站就找不到返回舱也就无法保证安全返回了。

坐在徐海涛对面的李革非研究员是中心此次任务的轨道主任设计师,主要负责返回舱返回落点预报。整个返回过程中,她要先后计算并发布四组返回舱落点预报,为搜索回收提供依据。

“喀什跟踪开始!”“红光跟踪开始!”

仿佛就在一瞬间,国内地面测控站相继捕获到返回舱信号,这个远游的旅者终于来到了祖国大陆的上空。飞控大厅正中央的液晶屏上,代表着通信信号的蓝色光圈环环相连,架设起测站与返回舱联络的通途。

很快,返回舱在稠密大气层,因高速飞行与大气剧烈摩擦而进入了黑障区,暂时与地面测站失去了联系。

“红柳跟踪开始!”“沙洲跟踪开始!”“喀什跟踪开始!”……随着返回舱成功跨越黑障区,各地面测控站就先后迅速捕获了目标。飞控大厅的巨幅液晶屏也投出了地面设备拍摄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的光学图像和红外图像。

在红外图像暗灰色的背景下,返回舱裹携着体表的熊熊火焰像一颗耀眼的流星穿过云层,划破长空,呼啸而来。

“返回舱弹稳定伞!”飞控大厅左侧液晶屏上的光学图像显示,在距地面20多公里高空,返回舱高速穿过云层时飘摇的姿态在稳定伞打开后逐渐平稳下来。

随后,返回舱脱掉稳定伞,并成功弹出了伞舱盖,打开了减速伞。紧接着,巨大的红白花纹相间的主降落伞在减速伞的拖拉下打开了。高速飞行、轻盈小巧的返回舱在主伞巨大的拖拉下,被拽了起来,飞行速度迅速下降。

脚下是陌生的戈壁,心中是熟悉的故土。此刻,它就像一个远征凯旋、御风归来的英雄,等待祖国母亲温暖的拥抱,期待远方亲人的欢呼。

主伞打开后,北京中心向各方向发送了最后一次落点预报。东风着陆场早已蓄势待发的直升机、回收车据此开始向目标着陆点挺进。

15时41分,“返回舱着陆!”飞控大厅里再一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