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顾城
唐山地震时的机场调度员:李升堂
“地震后,中央军委为我们调度室记了‘集体一等功’,此后我还入选2006年‘感动唐山十大新闻人物’,生活轨迹也由此发生了转变。”


在地震发生的那天凌晨,时任空军某部调度室主任李升堂和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从房屋之中逃脱出来,李升堂将妻儿安排在一颗大树下之后,就跑进了空军唐山场站航空调度楼。此后的15天里,这位老兵带领其他几名调度员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到了调度楼跟前,我的心都凉了,”李升堂告诉记者,整个调度楼已经倾斜,用于指挥调度空中作业的无线电、雷达、仪表等全部被砸坏,机场指挥系统全面瘫痪了。然而,仅凭一部没被砸坏的超短波活动塔台车和跑道一端尚能使用的导航台,他凭借眼看、耳听、大脑判断人工指挥调度了2000多架次、13种机型的救灾飞机安全起降。其间,惊险和突发事件频频发生:救灾飞机来往频繁,多的时候每隔20多秒就会有一架飞机降落唐山机场,经常出现飞机“面对面”起飞下降、10多架飞机同时在机场上空盘旋等特殊情况。此外,飞机还曾经在乌云压顶的状况之下冒险降到跑道上……
“短短15天里,我瘦了20多斤,但是为家乡人民做事,我义无反顾。”他说。
地震过后,为了宣传抗震精神,他坚持笔耕不辍,并且每年都到“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义务为百姓讲解抗震精神。1982年,李升堂转业到唐山市司法局担任公证处主任,还曾两次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现在,年过80的他妻贤子孝,尽享天伦之乐。
“现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让倾注了自己心血写就的《空中生命线(增补版)》出版面世,让抗震精神感染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