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2016年经济热词
去产能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前不久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去产能成为各地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
○河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减乘除”并举,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提出了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的具体目标。
○浙江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对“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继续关停落后产能、整治“低小散”。
○上海提出,今年将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左右。
去库存
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继续放宽信贷政策、降低购房成本、增加购房补贴、加快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补贴成为去库存的发力重点。
○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常住人口纳入公积金覆盖范围,促进新市民在城镇购房,鼓励农民进城购房。
○内蒙古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研究住房公积金支持农牧民进城购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转移进城农牧民发放购房贷款。
○湖南提出,货币化安置是去库存的有效手段,原则上,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对安置比例高的地区和项目将给予资金倾斜。
去杠杆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债务压减是地方去杠杆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今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去杠杆新思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防控地方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市县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有借有还。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有效控制债务风险。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保持政府债务率处于合理区间前提下,适当扩大地方债券发行规模。加强债务分类管理,重视债务结构调整和存量置换。
降成本
去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挑战。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都发出帮企业降成本的动员令。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四川、山东、福建、广东等十多个省市把降成本作为今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在2016年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包括降低企业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等。
○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四川等省份力求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鼓励企业多渠道筹资,增加资本金,降低债务率,并积极化解企业间担保链、担保圈风险等。
补短板
针对“补短板”,今年各地出台了很多实质性举措。
○去年,吉林技改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今年确定的目标是,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
○广东表示,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扩产增效、设备更新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00亿元。
○此外,许多省份都提到,培养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尽管各省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不同,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是普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