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盟总部发出中国声音】
21日下午,尼罗河畔的阿盟总部,可容纳数百人的全会大厅座无虚席,习主席将在这里向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和整个中东地区,发表重要演讲。
16时05分许,习主席在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埃及总理伊斯梅尔陪同下,步入演讲大厅。各国驻阿盟使团代表、阿盟工作人员以及埃及政府官员等场内听众,站起身来,热烈鼓掌欢迎。
“这是一次重要的演讲,我们已经为这一刻等待了太久的时间,”阿盟负责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贾瓦德告诉记者。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在大约30分钟的演讲中,习主席提出中国新时期发展中阿关系的5大理念和4大行动。习主席表示,中国要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在演讲中,习主席每一次宣布中国对阿拉伯地区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倡议,都会赢得场内热烈的掌声:
“为改善巴勒斯坦民生,中国决定向巴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掌声响起;
“中方今年将再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也门人民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掌声更加热烈;
中国将“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培训名额,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大厅内再次响起掌声。
如果不在现场,你可能无法感受到掌声背后,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有阿拉伯国家官员说,在他们之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在援助和合作上从来不说虚话,总是实打实。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习主席以一句阿拉伯语“舒克拉”(谢谢)结束演讲。现场听众再次全体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习主席的演讲全面描绘了中阿合作未来愿景,”沙特常驻阿盟副代表特里费说。
中阿友好交往的深入需要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绵绵用力的民心交融。
在发表演讲的前一天,习近平会见了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等10名获得“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的友好人士,同他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
【古老神庙前推动文明互鉴】
21日晚,开罗以南600多公里处,上埃及尼罗河畔的千年古城卢克索。夜幕下,卢克索神庙广场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舞台上,中国红灯笼和埃及金字塔形象交相辉映。
习主席和塞西总统在这里共同出席了2016中埃文化年的盛大开幕式,观看了两国艺术家联袂奉献的文艺演出。
推动中埃之间、中阿之间的文明互鉴,是习主席此访的重要目的之一。2016中埃文化年是中埃第一次合作举办文化年活动,也是中国首次与阿拉伯国家互办文化年。
千百年前,中国和埃及通过古丝绸之路相知相交。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上,处处体现着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对话:
舞蹈《千手观音》寓意敦煌艺术瑰宝沿丝绸之路来到埃及,中埃民乐合奏演奏出两国民族器乐的深情对话,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埃及钢琴曲《尼罗之歌》向孕育两大文明的“母亲河”致敬……
22日,习主席在卢克索参观古埃及文明遗址。习主席再次指出,中国和埃及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大文明要加强交流互鉴。
当天15时10分许,习主席乘专机离开埃及。
在尼罗河畔,中埃元首已经有了下一个约定:9月,西子湖畔,塞西总统将作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嘉宾国元首与习主席再次相会。
(记者耿学鹏、孟娜,编辑杜健、王申,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