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2016年,“互联网+”热度依旧。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军网+”同样方兴未艾,为部队全面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军网+”,都回避不了的一个话题是“人才+”。可以说,在万众创新的当下,没有“人才+”,就不可能实现“军网+”。
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一再闹起人才荒,甚至屡屡上演“人才争夺战”。有企业感慨,这个行业不缺钱,不缺前景,就是缺人。以网络安全领域为例,据统计,我国每年培养的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仅数万人,而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上百万。
部队其实早已感受到网络人才荒的压力。这些年,军营网络的用户和需求激增,规模持续扩大,人才需求不断加大。有的部队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只好“赶鸭子上架”。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窃密、网络攻击等信息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也迫切需要更多网络专业技术人才。
分析部队网络人才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喜的是,大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特别是“80后”“90后”等“网络e族”携笔从戎,具备一定网络技术基础的官兵不在少数,人才储备相对厚实。忧的是,与地方网络企业动辄一掷千金、求贤若渴的热情相比,部队在网络人才的选、用、育、留、管等方面还有不少滞后之处,造成了一部分人才激情不足、发展受限。
推动“军网+”创新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反躬自省,改革完善选人用人的制度机制。网络人才是社会紧俏资源,部队如何才能形成“人才洼地”、吸引更多人才选择军营?
一要有“千金买马骨”的渴求。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不能嘴上呼唤“军网+”,“脖子以上”却没变,脑子里总认为网络技术人才就是会“拉几条网线、建几个网页”而已。“叶公好龙”显然难以吸引到真正人才。长此以往,必须导致网络技术岗位成为“冷板凳”。
二要有“伯乐相马”的慧眼。在一些基层部队,专业对口率不高的问题始终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学网络的人不能从事网络工作,不学网络的人却被“拉郎配”,造成了人才隐性流失。都说缺人才,对有些单位而言,根本的问题不是缺人,而是不擅识人、用人。
三要有“百年树人”的精神。网络技术信息化程度高,知识更新换代快,这一特殊性使得网络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和持续升级培训,才能锻造出“真金”。如果忽视网络人才成长规律,只管用人不管育人,人才萎缩也就在所难免了。
网络人才,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技术人才。当前网络人才在基层遇到的发展瓶颈,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军营网络乃至部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究其根源,还是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滞后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滞后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滞后于社会环境和官兵成分结构的深刻变化。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相信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网络人才将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成为“军网+”的筑梦人。
(《解放军报》2016年01月22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