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场新锐:军用机器人

来源:中国航空报责任编辑:刘航
2016-08-27 11:10

以军用机器人为主导的

无人作战平台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的严酷性、多变性、复杂性,对作战人员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战场环境的影响,人的作战效能往往会受到生理极限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而由军用机器人为主导的无人作战平台,却可以超越人的极限,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同时还可以承担更多危险性高、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作战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因此,军用机器人自投入实战以来就备受军方的青睐。随着高智能军用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实战,它的战场优势已充分显现出来,根据战场需求和作战效能来划分,军用机器人作为作战平台,可分为陆地无人作战平台、空天无人作战平台、海上无人作战平台。

陆地无人作战平台。通常是指主要用于完成地面侦察、攻击、排险、救护、运输等特殊作战任务的军用机器人。机器人直接应用于作战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国人使用了“哥利亚”(Goliath)排除地雷,这是机器人首次用于军事用途,也是军事机器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人也使用了一种名为“Teletank”的无线电遥控无人坦克,在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年7月,美军首次将一种叫“派克波特”(Packbot)的军用机器人用于“自由伊拉克行动”作战,这种机器人可以越过或是绕过障碍,它的机动性足以使它爬上楼梯,并在翻倒后继续前进。它还装备了红外灯,使其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前进并看清周围的情况。从而使美军士兵与饵雷、地雷、武器库或敌军士兵保持安全的距离。为了避免路边炸弹的袭击,美国开发了一种无人“悍马”汽车,这种汽车能够以56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而不会偏离预定路线,从而大大减少了由于路边炸弹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美国还开发了一种名为“寻血猎犬”(Bloodhound)的医疗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找到受伤的士兵,对其生命机能进行检查并为其提供吗啡。目前,美军拥有超过7500架无人机和1.5万个地面机器人,并已形成了包括空中、地面、海上无人系统在内的全方位的无人化武器体系,一些无人作战系统已经经受了实战的考验。而被美军列入研制计划的智能化军用机器人已超过100种。美军还曾一度想把带有武器的“剑”式(SWORDS)地面作战机器人部署到伊拉克,但由于这种机器人将枪口对向它们的人类指挥官,而未开一枪就被撤回,说明直接用于攻击作战的机器人还不够完善。但一些专用机器人却大显身手,如俄罗斯在清除车臣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边境地区大约2400公顷的雷区时,使用了先进的“铀-6”排雷机器人,这种排雷机器人不仅具有5种工作模式,而且排雷时可承受60千克的TNT炸药的破坏,大大减轻了俄军的排雷工作量和人员伤亡压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