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参军”开闸放水:122家优势民企步入战机修理行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斌 龙振华 董强责任编辑:杨红
2017-07-01 03:32

空军装备部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迈出了“开闸放水”让大量优势民企进入军队装备维修领域的关键一步。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民参军”开闸放水:122家优势民企步入战机修理行列

——空军装备部以问题导向推动军民融合求突破见成效

1

一问:源头何在?

长江经济带的“再发现”

一家军工企业为某型直升机配套生产的桨毂可靠性指标不达标,安徽一家民企研制的桨毂经地面试验验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某型发动机大修备件涡轮叶片一直供应紧张,江苏一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今年4月,空装工厂管理局组织空军修理工厂,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调研,类似的惊喜发现接连不断。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看问题谋思路,空装机关对长江经济带有了一次崭新的“再发现”: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各地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建立了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推动了近1000家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有的民企以世界航空科技前沿为起点,已发展成为国内某一专业领域的“单打冠军”或“开路先锋”。

与28家优势民企进一步接触,空装系统从上到下愈发强烈感到:借力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大有可为。

2

二问:闸门咋开?

中国制造的“再认识”

一家民企采用连续碳化硅纤维材料,研发某型号发动机喷口调节片,将耐高温性能提高150℃,单台重量减少8公斤,可大大提升国产调节片性能质量。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技术直到前不久才引起军方关注和重视。

但是,这绝非个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主的我国制造业核心区域,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装备的应用明显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先信息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确保了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品牌,一些优势民企稳步进入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伴随对中国制造这一国家战略的“再认识”不断加深,空装领导果断决策:开闸放水,让更多优势民企进入战机修理领域。空装机关积极行动,齐心协力,很快找准了开闸门的三个关节点:军事需求决定“谁上”,行政监管决定“上啥”,市场问效判定“哪个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