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推进
数据化分析,体系化设计,着力提高指挥谋划能力
临阵换将该不该?实兵演习大战在即,某机步旅指挥所组织战前沙盘推演,担任主攻任务的合成营王营长由于“判断敌情有误、兵力对比错误”,直接被取消指挥权。
单刀赴会对不对?雪域高原腹地,战斗进入白热化。接到“迅速端掉敌指挥所”的指令后,某特战旅旅长王炳军走了一招“险棋”:他亲自驾驶动力三角翼带队掠地突入,引导“红军”远程火力成功端掉“敌窝”。
先斩后奏行不行?大漠腹地,红蓝对抗进入白热化,担负侧翼主攻任务的某部突遇迂回穿插的“敌”装甲分队。可是通信系统瘫痪无法联络上级,战机稍纵即逝,怎么办?指挥员牛殷兵果断指挥部队全歼穿插之“敌”。
研中外经典战法,析练兵典型案例。在一次“指挥训练周”上,各级指挥员围绕去年演习任务中的3起案例展开激烈交锋,现场硝烟阵阵,掀起一波波“头脑风暴”。
像这样的典型案例分析,在西部战区陆军各级首长机关已成常态。
“不能拿‘米秒环’的标准来衡量指挥员,指挥员的核心素质在于运筹帷幄。”西部战区陆军领导介绍,去年开始,他们把大项演习中千分制考评中指挥能力的比重提升到了30%,首长机关军事训练考评细则中,指挥谋划能力比重也大大提升。
指挥现代战争,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战区陆军将指挥理论、指挥技能、指挥谋略与指挥要素演练等内容结合起来,把首长机关打仗必须的5种能力细化为20多项指标,按实战要求精心施训,按战斗进程动态联考。
“以往组织训练,是弱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但训练效益不高。”战区陆军参谋部领导介绍说,他们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军事训练数据库,每名指挥员都有自己“私人订制”的训练计划,通过数据化分析、体系化设计,提高指挥训练效益。
“跳出兵种小圈子,登上联合大舞台。”去年以来,他们先后多次与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一起联训联演,在逼真环境下锤炼各级指挥员的联合作战意识、联合作战素养。
某旅去年参加红蓝对抗演习,首轮黯然出局。该旅各级指挥员深刻反思,认真复盘检讨,查找出演习失败背后指挥员存在的10多个问题。
知耻而后勇。他们针对问题精训苦练,强化精确作战理念,用数据分析优化决策、打仗流程,以精准的协同充分释放指挥效能。两个月后,该旅“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与蓝军二次对抗妙招频出,实战能力在新一轮砥砺中实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