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80周年,“醒狮”早已浴火重生!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蔡宏俊、赵占豪责任编辑:柳晨
2017-07-05 09:06
卢沟桥事变。(资料图片)

(二)

“打,也许是死;不打,就是亡国奴!”卢沟桥的枪炮声吹响了中华民族总动员的号角。

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兄去弟又离,子亡父不归”。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在重庆,70名青壮僧人组成“僧伽救护队”,整日奔走于断壁残垣间救助遇难同胞;在散居海外的侨胞中,回国参战的粤籍华侨就有4万人;台港澳同胞也在积极抗争,从台湾到大陆参加抗战的勇士高达5万之众……

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一曲《抗敌歌》,抒发了多少悲愤之情。“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英雄们的鲜血和生命最终化作了胜利的彩虹。习主席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就是鲜明的注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