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题词背后竟有这么关键的一场战役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惠平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7-09 11:59

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的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资料照片

11月25日,党中央发来贺电: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此种重要成就,深堪庆贺。”当贺电传到总前委时,窗外一片欢腾。而室内的邓小平却严肃如常。他在亲自组织向党中央写报告。邓小平经常说:“要把千军万马置于党中央的视线之下。”为了做到这一点,在远离党中央千里迢迢的战场上,他不顾战争环境的凶险,不顾疲劳,总是把部队的真实情况向党中央报告得清清楚楚。

黄维率领的第12兵团,是蒋介石嫡系精锐兵团之一,下辖4个军11个师,1个快速纵队,约12万余人,其中第18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且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很强。当时的战场态势是:从徐州到蚌埠,由海州至商丘,国民党军的其他4个兵团,都被我重兵阻滞,唯独黄维兵团的“精锐之师”,可以在战场上左右闯荡。11月23日,黄维兵团为向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靠拢,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分3路气势汹汹地向浍河南岸南坪集我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中原野战军第4、第9纵队进行了顽强阻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从早晨7点一直打到日落黄昏。为诱敌深入,邓小平等果断决定我军主动放弃南坪集阵地。黄维不知是计,命令部队强渡浍河,进入我军预设的袋形阵地内。不久,黄维发觉自己中了圈套,急令各部后撤。乘敌人回撤之际,邓小平等命令中原野战军8个纵队从多个方向猛烈出击,黄维兵团猝不及防,顿时大乱。双方战至25日清晨,将黄维的12万人马合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地区内,初步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局面。

在总前委指挥部的作战室里,当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在电话中向总前委报告,已把巨大的袋形攻势的最后口子扎上的时候,大家看到邓小平给自己点了一支香烟,难得地露出了可掬的笑容。邓小平平时指挥作战时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现在包围了黄维兵团,大家见首长笑得这样开心,仅有的一点拘谨感消失了,作战室内外顿时充满了欢乐。邓小平站起身来,在作战室里走个来回,说:“黄维兵团,是白崇禧指挥下的精锐师团,号称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倒要看看他守着这两个尖谷堆,怎样攻如猛虎,动如脱兔?”

11月26日5时,总前委向中央军委发去合围黄维兵团的第一封捷报。毛泽东当即回电:“黄维被围,有歼灭希望,极好极慰。”

在邓小平书记的主持下,总前委开会研究作战部署。邓小平目光炯炯、十分严肃地对中原野战军各纵队的指挥员说:“我们这次围歼黄维兵团是非常艰苦的,也是非常光荣的。要消灭敌人,没有牺牲精神是不行的。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在华野协同下,坚决完成歼灭黄维兵团的任务。即使这一仗中野拼光了也值得,其他野战军照样渡江,中国革命照样胜利!”在小李家村这座小小茅屋里,灯火通宵达旦地亮着。这里,南面能清楚地听到围歼黄维兵团猛烈的爆炸声,北面可以听到我军遏止杜聿明集团沉重的炮声,东面可以听到阻止李延年兵团的枪炮声。此时在徐淮广阔的战场上,正聚集着敌我双方的100多个师,进行着中国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战略大决战。

双堆集位于蒙城至宿县公路以东、南坪集东南,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平原集镇,因这里有平谷堆、尖谷堆两个古老的土堆而得名。两个土堆高约30多米,相距约二三里,堆上建有庙宇,双堆集就在两个古堆的中间。现在,黄维的兵团部就临时设在双堆集西南的小马庄。11月26日,蒋介石命令黄维:乘解放军包围不严、东南方向兵力薄弱之机,全力突围。第2天,黄维兵团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向我中原野战军阵地轮番攻击,均被击退。在突围中,第110师师长、共产党员廖运周率部起义,给敌军以沉重打击。28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飞临双堆集上空视察并鼓劲,许诺空投食物予以补给。连续几天的突围受挫后,蒋介石又严令黄维“死守待援,不得轻动”。双堆集地区纵横约5至7公里,地形开阔,多沟渠,村庄多为互不连接的独立房屋。黄维利用这一特点组成了环形防御阵地,他命令部队大量构筑地堡群等工事,以村庄房屋为支撑点,用装满泥土的汽车和打坏的坦克充当工事,构成纵深核心阵地,还在双堆集和金庄之间构筑了临时机场。对此,邓小平等总前委领导命令部队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攻坚战法,进行了工程量浩大的艰苦作业,紧缩包围圈,逐村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