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面的小孩子:12岁一心当红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丁海明 等责任编辑:柳晨
2017-07-12 03:14

乌江河畔一扇老门板的讲述——

那支队伍不一样

■李 锦 记者 宫玉聪

马晓雪摄你已经看见了,我是一扇老门板。我的家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乌江村半边街上。

83年来,我一直为自己身上这两则标语而骄傲:“夺取国民党的武器来武装红军民众”“红军士兵是工农,不要拿枪杀工农”。

对,这两则标语就是当年红军用毛笔手书的。追溯它们的诞生,要从1934年12月底的一天说起。

那天深夜,一支部队来到我们村。因为连年兵荒马乱,乡亲们一听到有部队进村,都怕了。女人们带着孩子和牲畜躲进附近的山洞,男人们留下看家,我的主人李玉清也不例外。

但让大伙儿没想到的是,这支部队和以往的那些部队都不同,他们住宿不进村民家,吃粮用物用大洋买,还主动帮乡亲们挑水、砍柴、做农活。

在和官兵的交谈中乡亲们得知,这支不一样的部队叫红军,他们经过余庆县城来到这里,准备渡过离村不远的乌江。送别那天,许多乡亲主动送茶送水送鸡蛋,不少人家自愿卸下门板交给红军搭浮桥,还有的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带路……

就在临出发前,一名红军战士用墨汁在我身上写下这两则标语。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再不是一扇普通的门板,而是承载着红军火热理想的宣言书。

了解到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队伍后,那几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参加了红军。后来,听村里的陈继昌负伤回乡时说,他们跟着红军走出贵州,走过云南,走到四川和我所不知道的远方……

有段时间,主人李玉清担心土豪劣绅看到我身上的标语来找麻烦,可又舍不得把标语抹去,于是做了新门板换上,把我藏在家中的米仓里。直到有一天,他喜气洋洋地把我搬出来,全身上下擦拭了好几遍,重新装在门上。听说那一天,后来不断壮大的那支队伍终于解放了老百姓,建立了新中国!

主人一直把我当成传家宝,他在世的时候,多次嘱咐儿子李大泽和孙子李光武,一定要好好保护我。

李家的房子改建了3次,但每一次我都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

前两天,听一位来村里调研的军史专家说,我的兄弟姐妹有很多,遍布红军长征的沿线,有的跟我一样留在乡亲家,有的走进了博物馆。我很自豪,我们被称作“书写在木板、石壁、墙头上的史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