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离休后当了30年“播种机”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姜凯责任编辑:乔梦
2017-07-12 11:34

三十年来,无论去哪里作报告,我始终坚持不要接送、不要陪同、不要招待、不要报酬。因为——

我的生命属于党

■姜 凯

王 晶

人物小传

姜凯,河北唐山人,1931年6月出生,1947年8月入伍,1949年3月入党。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原副参谋长,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第一批特级飞行员。曾参加辽沈、平津等战役和抗美援朝作战、援越抗美行动。1954年在浙江沿海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F-47型轰炸机1架,受到毛主席接见。荣立三等功5次、二等功1次、集体一等功1次,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1987年5月离休以来,义务为军地作光荣传统报告3200余场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军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

今年是我党我军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即将隆重召开党的十九大,热烈庆祝建军90周年。对我个人来说,今年也是特别值得庆祝的一年:70年前,我光荣入伍;30年前,我光荣离休。

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我时常回想自己的军旅生涯——

1947年,刚满16岁的我参军到部队,经过党的教育培养,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懂得了什么是时时想着人民、事事为了人民。

战争年代天天行军,不论行军多少里路,只要住下来,我们就开展助民劳动。先为房东把水缸挑满水,再给烈属军属挑水,接着给乡亲们扫院子、扫街道。很快,村庄就变了模样,环境焕然一新。

我们班只有我和学习小组长念过书。战友来信了,我念给他们听、帮他们写回信。只要村里有黑板的地方,我就去写黑板报,宣传政策、“武装”群众。村里的老大爷、老大娘都夸我:“这个小战士真不错,眼里有活儿。”我参军8个月,办黑板报100多期,帮战友写信30多封,给群众挑水2000多担,17岁就被评为“爱民模范”。

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我经历过多场战斗。在特务连当通信员时,我所在的二班经常跟着王金生团长,有时一个晚上传达6次作战命令,从没错传误传过。

1949年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后,我所在的67军驻在北宁线上,负责保卫北京。那时,部队产生了怠惰思想,有的战友说:“不南下了,没仗打了。”有的战友说:“该复员回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我的入党介绍人王凤轩问我,对大家的这些说法怎么看?我说:“三大战役是结束了,但战争并没有结束。美国出钱老蒋出人,替美国打中国人。老蒋被打败了,美国对华政策失败了,但他们是不会甘心的。我们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才能有效保卫胜利果实。”王凤轩夸我有文化。

1949年3月18日,在连长的带领下,已当上副班长的我和几名预备党员赶到几十里外的团部参加入党宣誓仪式。路上,我们几个人边走边唱《我为人民扛起枪》:“我为人民,人民为我,人民解放我解放……”

在团部,我们面对鲜艳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一刻,我永生难忘。

从那以后,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入党,我都自豪地说:1949年3月18日,我的党龄与新中国同龄!

68年来,我始终记着王凤轩给我提的要求:“永远做一名好党员。”

在部队,我开了30年战斗机;离休后,我当了30年“播种机”。是党把我从放牛娃培养成一名战士、一名特级飞行员,我的生命属于党。所以,离休后我没有在家里颐养天年,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革命传统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事业中。

30年来,无论是去农村、社区、学校,还是到企业、机关、军营作报告,我始终坚持“四不要”:不要接送、不要陪同、不要招待、不要报酬。

共产党员不是离休就结束了使命。我知道有位老红军,99岁还在作报告。我今年86岁,也计划讲到96岁——2027年,那时我参加革命正好80年。

(记者王凌硕、特约记者王庆厚整理)

(原载于《解放军报》2017年5月8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