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7·26”讲话:开辟文艺新境界 助推中华强起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仲呈祥责任编辑:杨红
2017-08-23 16:22

做到“四个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要求“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文艺以人为本,聚焦于人,表现人民,服务人民,以提升人民的精神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四个坚持”,我领悟,这就须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以文化人,防止一味“以文化钱”。文化的宗旨在化人,把人的素质化高,然后靠高素质的人去保障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乃人间正道;反之,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急功近利“以文化钱”,搞什么唯收视率、唯票房、唯码洋、唯点击率,令文艺当市场的奴隶,以牺牲人的素质为代价追名逐利,那么,低素质的人势必让国家、民族垮下来!

二要以艺养心,反对花眼乱心。艺术当然可以并且应该养眼,但不可止于养眼,优秀艺术尚须通过养眼进而养心,提升人的素质,那些花眼乱心的劣质低俗作品,应当被摒弃和淘汰。

三要以美塑象,反对美丑不分。艺术的天职是塑造美的形象以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这亦即马克思所强调的“按美的规律”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人之美”,更善“美美与共”,以求“天下大同”。

四要坚持引领,防止消极迎合。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文艺作品要靠自身较高的美学品位、历史品位把读者观众引领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勿令文艺创作与鉴赏需求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五要有文化自觉,反对文化盲目。要自觉做到心中有人民、眼里明大势、肩上担使命、笔下有乾坤,做一名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文艺工作者。

六要有文化自信,防止文化自卑。文化自信是较之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要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历史观充满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抵制亦步亦趋的“西化”倾向和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号召文艺家要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并充满诗意地深情嘱咐:“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不辜负伟大时代的召唤,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株生活大树,既要像小鸟一样在百花齐放的每个枝丫上以独特的审美跳出最美的舞姿、唱出最美的旋律,又要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先进的历史哲学意识洞察过去、把握当今、预见未来!果如是,我们就一定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助于中华民族强起来并纵情讴歌国家强、民族强、人民强的优秀文艺作品。

(作者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