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声语言 亦需规范
作战短语不仅仅是指口语,还涉及到网络用语、书面用语以及手语、旗语、灯语等等。特别是在战术层面上,用得最多的恐怕还是手语。
陈小勇是辽宁舰首任舰载飞机的起飞助理,他的那个放飞手势曾经风靡了神州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至今还令人兴奋不已的那个起飞手势,就是典型的实战化手语。
起飞口令为什么不能用嘴巴下达?起飞助理和舰载机飞行员不都戴有无线耳麦吗?陈小勇解释说,航母上各种噪音特别大,特别是战机的轰鸣声,说话根本不好使,与飞行员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手语。他说,飞行员准备好后会向他敬一个礼,示意起飞准备工作完毕。一切起飞工作做妥当后,他会做一个放飞的手势。这个手语是告诉飞行员的,也是告诉止动轮挡操作员的。
别看陈小勇这个手势很简单,但这个手语胜过千言万语。因为,舰载机起飞,是由好几名官兵来共同完成的。大家要协调一致,没有比用手语更好更高效的办法。
与海军相比,手语用得最多的,当属特种部队的官兵。特种作战学院战术教员巩亚东,从事特种作战教学多年,对特种作战的手语了如指掌。他向记者介绍说,特种作战手语具有传递隐蔽、保密性强、不受干扰、发收同步、接受面广等特点,在传递特定信息和指挥行动时具有独到的优势,是其他通信方式不可比拟的;特种作战手语也很丰富,可分为数字手语、专指手语、命令手语、队形手语和告知手语等5类。
记者对特种作战手语的保密性抱有疑惑。巩亚东教员对此解释说,特种作战手语与海军的旗语和灯语相类似,有些手语是公开的秘密。而真正在实战运用中,该采用什么样的战术行动,这当然是保密的。比如说,在实战中我们要实施6号作战方案,就会打出一个“6”字的手语,具体6号作战方案是一个什么方案,敌人是不知道的,只有事先有约定的特战队员才知道。
随着近些年来我军与外军的交往增多,特种作战学院也与以色列、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特种作战部队进行了共同训练。在特战手语方面,很多手语是通用的,没有保密可言,只有少量手语不一致。巩亚东教员说,手语的障碍没有口语那么大,很容易弄懂沟通,手语只要实用合理,符合实战化的需要,很快就会通行起来。
与李峥的困扰一样,巩亚东也认为特种作战手语也存在有待规范和统一的问题。全军各军兵种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特种作战部队,但现行的特种作战手语还是“学院制造”,不具备全军性、权威性和法规性。如果都是一个教练教出来的还好说,如果不是,在今后的实战化联合作战中,就有可能遭遇麻烦。想想,空军打一个手语海军看不懂,海军打一个手语陆军看不懂,这联合作战怎么能够打赢?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的广泛开展,各军兵种使用手语越来越频繁,手语内容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已经成为“军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实战化的需要,特种作战手语的规范和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