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有了分红款,过个红火年

来源:新华社作者:赵叶苹责任编辑:袁帆
2018-02-08 09:11

有了分红款,过个红火年——海南临高产业扶贫见实效

新华社海口2月7日电(记者赵叶苹)“菊花扶贫项目给我家分红3600元,加上在基地的务工收入,今年要过个‘红火喜庆年’。”春节即将来临,海南省临高县多文镇多郎村村民王菜秋笑得合不拢嘴。

王菜秋在家门口参与高山香菊扶贫项目,不仅有分红收入,在基地务工每月还有1300-1500元的收入。

在多郎村,靠高山香菊种植项目获得分红款的贫困户,有45户195人。分红款加上务工收入,不少贫困户马上就要摘掉“贫困帽”。

如今,在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临高县,像这样能让贫困户获得分红的产业扶贫项目有20多个,网箱养鱼、果子狸养殖、林下养鸡、高科技养猪、百香果种植等项目,让全县4223户、18483名贫困群众受益。

多文镇风雅村村民王育全利用产业扶贫资金种植4亩百香果,半年就采果500多公斤,获得5000多元分红收入。

“种之前,镇村干部就和我们一起分析讨论过,还带我们考察市场。万一市场行情不好,还有公司保底价收购。”王育全开心地说,等春季新果上市,县里还将举办百香果采摘节,扶贫产业项目有政府撑腰,大家有信心。

在持续多年的扶贫实践中,临高县干部群众逐渐深刻认识到,给钱给物变相补贴的扶贫方式,短时内使贫困户脱贫容易,但返贫同样很快。发钱给贫困户自行买苗买种搞生产,又存在市场对接困难,集中上市还可能陷入滞销困境。

2017年初,临高县决定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号召全县扶贫干部出面找企业、找项目、做调查、洽谈合作细节,帮扶村委会组织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并撮合“公司+合作社”合作。

合作社将政府划拨给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以资金委托运营的形式参与项目运营。企业负责生产销售,每年给贫困户按投入资金的一定比例分红,合作合同到期后,产业扶贫资金全额返还合作社。

临高县扶贫办副主任吕蒜女说,一些贫困户自身素质不高,自我发展意愿差,有的还是老弱病残,加上农业生产风险大,对接市场难,靠他们自身发展农业产业难于登天。

“产业扶贫必须由政府出面帮他们谋算、撑腰。”吕蒜女说,产业扶贫对农业龙头企业有限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十分不易。扶贫项目既要“见效快”,又要收益高,县里最终筛选出一批适合实际、能在本地生根发芽的企业,让贫困户能“旱涝保收”。

据介绍,临高县目前发展起的2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还要求企业优先录用贫困户务工,力争合同到期时贫困户能掌握技能,自身有“造血”能力。

多文镇多郎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郎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王燕利说:“政府和企业帮我们挖好了‘池塘’,买好了‘鱼苗’,对接好市场,还手把手教我们‘养鱼’,合作社一定带领贫困户学好技术、练好本领,确保脱贫不掉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