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闭上了,“中国天眼”睁开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龚琪 王登科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7-10-10 17:47

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发现2颗新脉冲星,这也是我国射电望远镜历史上首次发现脉冲星,而这一天距离“天眼之父”南仁东老人逝世不足一月,他留下的“天眼”遗产终于开始诞生出璀璨的光芒,一个10至20年的射电天文黄金时代,将要在中国揭开大幕。

由南仁东老人主持修建,历时22年之久,于2016年9月竣工的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与在FAST之前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10倍。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教授,因癌症逝世,享年72岁。而在他在留下的雄伟工程——”天眼”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所创造的、他所希冀的、他所憧憬的一个无比绚烂多彩的世界。

俱怀逸兴壮思飞——这“天眼”眺望的征途是浩瀚的宇宙星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享誉世界的作品《全球通史》中,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两个部分,而这个分界点为1500年;无独有偶,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他将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那么150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诸多学者的内心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1500年前后,大航海运动开始了它划时代的征程,在这次伴随着无数血与火的文明碰撞中,无数国家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有些变化直到今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我们曾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而今我们绝对不能错过“宇宙大航海时代”!

1993年在日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但当时几个重大的全球望远镜计划都不允许中国人参与。

不让中国人参与,那我们就自己踏出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做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决定,他要为中国打造出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

22年的呕心沥血,22年的披肝沥胆,22年的漫长跋涉,在天文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眼FAST”——由4450块三角形接收面板拼装而成,能接收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误差不超过1毫米——终于在中国贵州诞生。这只全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天眼”,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可以清晰地向中国描述这美丽的宇宙太空。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某个遥远的未来,当地球文明开始与宇宙文明碰撞出火花时,中国将是这场伟大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航者,而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这场伟大征程中,南仁东老人做出的杰出贡献。

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天眼”汇聚的光芒是燃烧的精神火焰

诗人顾城曾经留下这样的诗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世界本给南仁东老人准备了“钱”途无量的未来,但是他却选择在中国一个偏僻遥远的山村中,点燃一捧光耀世界的精神火焰。

放弃了三百倍的工资,躬身于14亿人的事业,这笔账,别人说他太傻,但是他却用毕生来坚守自己的选择。为了给“天眼”找到最满意的安置地点,他放弃了日本300倍高薪的顶级科学家职位,衣着简朴、手持竹竿开始在西南苗寨大山里翻山越岭寒暑不息地探索,喝浑水、吃冷干粮,踏破铁鞋,踏遍了上百个窝凼,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池,亲手摩挲过几百个“坑”,终于为”天眼”找到了它的安身之地。22年的风雨兼程,终于成就了今日全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献身科学,是南仁东先生留给世界的动力之火。

奉献与坚守中蕴含感动之火,一往无前中淬炼无畏之躯。这一捧献身科学的动力之火所折射出的伟大精神,将永远地激励国人一往无前的灵魂。正如中国国家天文台深切缅怀南仁东先生的讣告上所说:“南仁东先生一生朴素宽厚,淡泊名利,待人诚恳,胸怀全局,鞠躬尽瘁。”这位老人不仅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他是中国骄傲!

长风破浪会有时——这“天眼”憧憬的风景是腾飞的未来中国

FAST奠基时,南仁东老先生动情地写下,“北筑鸟巢迎圣火,南修窝凼落星辰”。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将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宇宙”长伴。

2017年是令人悲痛的一年,数学泰斗吴文俊、哲学大师周有光、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加之南仁东老师,一位又一位闪耀的星辰陨落远去, 但是他们生前为这个国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将一如既往地推动着中国奔弛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他们传承下的精神财富,这种敢为人先的锐气,上下求索的执着,将永远地激励着后辈青年。在一批批大师远去的当下,于国有幸的是,新一代的国之栋梁正在抽芽拔高,国防科技大学的博士汤俊,27岁斩获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最高奖——威廉史密斯科学奖;80后博士杨璐菡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解决猪器官移植到人体世界性难题;仅有23岁的刘明侦博士,成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顶尖学者,正在接棒传承老一辈大师肩负的重要使命。在他们上下求索的身影中,中国的未来正在茁壮成长;在他们头脑风暴的思索中,中国的蓝图正在写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