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再忆孟祥斌,是什么给了英雄这样的信仰信念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凤中责任编辑:张硕
2017-11-28 21:49

追忆孟祥斌 奋进新时代

■火箭军某基地政委 张凤中

孟祥斌当选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

10年前的11月30日,一名军人感动了一座城,一座城感动了全中国。年仅28岁的火箭军某部中尉参谋孟祥斌,为救轻生女青年从浙江金华城南桥头纵身跃入婺江壮烈牺牲,被中央军委追授“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

作为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队的时任政委,10年来每当我想起他3岁女儿站在桥上哭喊着“爸爸回家”,想起3万多群众手持菊花自发到殡仪馆洒泪鞠躬,想起英雄骨灰深夜返乡时无数市民手捧蜡烛夹路相送,总会泪湿眼眶久久不能平静。孟祥斌的纵身一跃,挽救的不仅是人民生命,同时更彰显了革命军人的崇高价值;照亮的不仅是英雄梦想,同时更弘扬了爱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勾起的不仅是久违感动,同时更激发了戮力强军的坚定信念。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

英雄没有远行,牺牲亦是永生。我们可以看到,这10年,千千万万个“孟祥斌”在生死面前演奏着“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壮歌,在关键时刻书写着“碧血挥洒就丹青”的坚毅豪情。无形战场上,每天都在打响铸魂与蛀魂、扎根与拔根、塑样子与毁样子的保卫战,很多无名英雄坚守在屏幕前键盘上,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守卫着军队的无上光荣。科技战线上,一名名顶尖人才一路栉风沐雨引领弯道超车,一位位大国工匠一生精雕细琢锻造国之重器,一个个技术骨干一直默默坚守推动创新发展,没有他们就没有守卫海疆的航母巨舰,就没有搏击长空的翱翔战鹰,就没有震慑强敌的倚天长剑。一线战位上,从铁心向党聚焦打仗的时代楷模王锐,到逐梦海天英勇无畏的强军先锋张超,从身怀绝技矢志打赢的特战连长刘珪,到铆在导弹发射架下争创一流的基层带兵人尹东,他们用实际行动奏响了“时刻准备打仗”的主旋律最强音。这就是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这就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价值坐标,这就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本色作风。

孟祥斌雕塑

关键时刻总有军人逆行冲锋,生死关头总有军人无畏无惧。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件在军队并非个例、持续涌现,为什么孟祥斌的事迹会产生如此大的震动,为什么那么多百姓会万人空巷自发悼念,我想就是因为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相对富足的情况下,对崇高道德的敬仰、对文明风尚的期盼、对和谐社会的追求,这实质上是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就是因为地方党政机关主动作为拥军爱军,推动形成了热爱军队、深爱军人的社会生态。这些年,始终有一件事让我时刻铭记、永生难忘。2007年1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率省委、省政府慰问团驱车180多公里慰问部队,并划拨专项资金为官兵建起士官公寓,这在当时引起军地强烈反响、传为佳话,既激发了部队官兵报效祖国备战打仗的热情动力,又增加了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深厚感情,也就是在同年有了孟祥斌跳江救人的英雄壮举和金华人温暖中国的感人画面。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这样的信仰信念?究竟是什么给了新时代人民群众这样的精神面貌?沿着习主席的足迹我们发现,这一切根本都源于领袖统帅身上一以贯之的爱民爱军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掌舵中华巨轮行稳致远,引领人民军队涅槃重生,运用核心伟力托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了强军兴军阔步前行的新征程。有什么样的领袖就有什么样的人民,有什么样的统帅就有什么样的士兵,习主席以身许国的领袖风范,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真诚深切的为民情怀,掌军爱军的军人情结,正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和力量源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追忆孟祥斌,是为了更好地奋进新时代。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军发出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号令。火箭军作为国家战略重拳,这几年在习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关怀指引下,实现了由兵变军的巨大转变,走上了新征程,开创了新局面。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们一定坚决维护核心、听从指挥,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灌注部队、凝聚军心,用实战标准摔打锤炼、提升战力,用英模精神感召激励、催发斗志,努力锻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王牌”和“底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