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手握数字农具、投身农业产业,北大荒民兵成为智慧农业弄潮儿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崔永昌 赵景旭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5-22 09:07:29

北大荒民兵投身智慧农业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科技赋能稳了粮仓

■崔永昌  赵景旭

5月中旬,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稻田里,一台台“军垦民兵号”现代化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作业。插秧机上,民兵娴熟地将一片片秧苗盘摆入栽秧台。机车驶过,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精准地插入稻田,远远望去,大地仿佛披上一层绿色的绒毯。

水稻种植大户、民兵秦玉秋看着翠绿的秧苗说:“去年,我们采用先进育秧技术和智能化稻田管理模式,亩产水稻超过800公斤,刷新了北大荒水稻高产样板田单产纪录。”

“北大荒民兵既是农业生产的技术尖兵,也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军事部领导告诉笔者,近年来,他们充分发挥民兵“亦兵亦民”的优势,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过去,北大荒民兵以‘战天斗地’的垦荒精神闻名。如今,手握数字农具,民兵成为智慧农业的弄潮儿。”民兵罗少杰带笔者参观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介绍说,“我们利用国产高分一号卫星,每8天传回一次遥感影像图,图中绿色部分代表水稻长势较好,红色和黄色部分代表水稻长势相对较差,这时我们运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实地踏查水稻存在的问题,根据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精准施策……”

罗少杰是“军垦三代”,他的爷爷是首批进入北大荒屯垦戍边的转业军人。高考时,他选择报考农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北大荒致力于研究农业科技,成为农业农机中心的技术骨干。

从“铁锹镰刀”到“无人机与数据链”,北大荒民兵依托农业信息平台,运用北斗导航、地理信息、卫星遥感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农业生产“数智化”。七星泡农场第八管理区民兵王辉说:“我们通过参与无人化农场建设、智能农机改造等项目,推动多个无人化智慧农业示范区落地。”

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北大荒民兵还化身“科技教官”,通过多元化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农闲时节,各农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民兵种粮大户联合技术人员讲授农机标准化作业、土壤精准管理等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难题。

“培训既教技术,更教理念。”民兵林义强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指导农户建立“可追溯”稻米品牌,通过扫码可查看生产全流程,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北大荒已培养千余名农机操作手和3000余名高素质农技骨干,形成“民兵带头学、农户跟着干”的联动效应。

从“单兵作战”到“群体赋能”,北大荒民兵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领头雁作用。二道河农场武装部副部长刘显峰介绍,近年来,他们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供应芽种、智能钵育机械摆栽、井水综合增温、叶龄诊断等20余项新技术,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了乡村振兴成效。如今,一大批北大荒民兵成为技术能手和种粮能手,带动百余个农场实现农业数字化管理,昔日的亘古荒原变成科技良田。

“民兵的战斗力不仅体现在支援保障一线,也展现在广袤田野。”农垦总局军事部领导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民兵在农业科技中的带头作用,扩大无人化农场示范规模,打造智慧农业国家级样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