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县唐汪镇退役军人带动乡村振兴——
杏香溢满“农家乐”
■善明辉 李世健
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深秋时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迎来旅游热潮,石拉泉大峡谷、打柴山观景台、红塔寺等景点游人如织。这些年来,该镇规模种植杏树开办农家乐,采用“线上直播引流+线下观光采摘”的运营模式,铺就一条致富路。
地处洮河之滨的唐汪镇(古称“唐汪川”)是县民族团结示范镇,汉族、回族、东乡族等多民族群众和谐共处。据统计,该镇3000余户家庭中,有退役军人近200名,现役军人50余名,数量居全县前列。
“这些优秀儿女,既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排头兵,更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唐汪镇武装部领导介绍,镇政府把退役军人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2020年,军地联合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旅游观光、电商物流、特色种植等项目,让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带领更多群众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我们逐渐探索出采取‘旅游+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种植特色水果大接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种植大户唐小龙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返乡后,他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在村里种植了150余棵杏树,5年来累计收入近200万元。“前段时间,我们利用杏子成熟季,举办采摘节活动,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和家人办起‘农家乐’,为我们镇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唐小龙说。
经济发展有了起色,思想文化建设也要跟上。“花儿”是流行于甘肃临夏一带的一种独特民歌形式。“红星耀彩河州邑,党旗扬辉洮河澜;丹樱染透戎装色,唐汪川前励忠肝。”这首传唱在唐汪镇的临夏“花儿”,道出了群众对党和人民军队的真挚情感。该镇相关部门采用“花儿宣讲”“老兵故事会”等形式,在传统节庆活动中融入国防教育元素,组织退役军人成立“石榴籽宣传队”走村入户,解读征兵政策、讲述红色故事。
县人武部领导表示,他们将总结推广唐汪镇经验,全面摸排在外优秀退役军人底数,通过多种渠道,动员更多在外优秀退役军人回乡发展,带领村民创业致富。此外,他们还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乡村振兴、产业政策和新型商业模式等内容,为退役军人作专题辅导,提高他们创业干事的能力。
天色将晚,镇里愈发热闹起来。夕阳西下,袅袅炊烟里,欢声笑语不断从一棵棵杏树下传来。随着农旅融合经济的稳定发展,唐汪镇村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