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体系,不断修正——
打造紧贴实战的训练体系
★摒弃在某一时段开展训练的传统,开始全年全训、常年备战
★总结战争教训,拉动部队在陌生环境中开展训练
★将现有269个综合训练基地整合为100个多功能训练中心
在军事转型中,俄军从训练体制、训练内容、训练设施和训练强度等方面对训练体系进行系统改革,构建其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体系。
首先是改革训练体制,调整训练周期和时间。2010年,俄解散国防部战斗训练和军务总局,构建“军兵种-军区(联合司令部)-战役司令部”三级训练领导体制。同时,俄军摒弃在某一时段开展训练的传统,开始全年全训、常年备战。
二是修改训练内容,加强战术单位训练。2009年,俄重新修订颁布了新的战斗训练大纲,重点突出营以下战术单位的训练,增强合同战斗兵力兵器的协同能力。
三是深入开展模拟化、网络化训练。近年来,俄军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运用于军事训练。陆军配备了模拟训练的“敏锐-1”“雷达”等激光射击模拟器,海军配备“宽吻海豚”战役战术综合训练系统,空军配备了“光谱”防空作战模拟系统等。
四是加大在陌生环境中开展训练。2008年俄格冲突后,俄军认为对战争结局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距离冲突地区最近的陆军58集团军,而是奔袭千里的空降兵。究其原因,俄军认为,陆军部队更习惯于在毗邻靶场“作战”,而空降兵多年来一直进行部队跨战区投送,在生疏作战区域作战演练。因此,俄国防部计划更多将部队投送至陌生地域训练。
五是完善训练设施。俄军强调必须加强物质技术训练基础设施的建设。现阶段,俄军逐步采取“以基地训练为主,营区训练为辅”的方式,加强多功能联合训练中心建设。俄计划将现有的269个综合训练基地整合为100个多功能综合训练中心,以全面保证各种训练内容的展开。
(制图:苏 鹏 图片资料:杨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