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月14日报道称,美国空军日前透露了神秘的第361大队的一些情况。虽然美国空军不喜欢公布其情报行动的细节,但2012年情报行动的部分数据最近被公开了。
空军第361情报监视侦察大队在大部分时间里负责支持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任务。2012年,第361大队共起飞31180架次,对近1000次任务提供支持,帮助特种作战司令部抓获3980名恐怖主义嫌疑人,击毙1210人(其中一些人因拒捕而死)。大多数侦察任务发生在阿富汗,少数在非洲。执行情报任务时最常用的飞机为U-28和MC-12。外界对MC-12的情况已经非常了解,但U-28过去曾被认为主要用来作为特种作战司令部在偏远地区执行任务时的运输工具。
大量使用配备有传感器的商用飞机已不足为奇。从2008至2012年,美国空军的有人和无人侦察机群的规模已扩大一倍以上。到2012年,空军每年在情报任务上的花费高达6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开支用于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的飞机。
MC-12基本上是比奇公司的“空中之王”商用机的军用版。美军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使用该型号飞机,代号RC-12,近些年来一直在寻求替换。但随后空军意识到,RC-12适合作为“捕食者”的替代品(执行监视和情报搜集任务)。“空中之王”350飞机重5.6吨,双引擎。MC-12每次起飞可在空中停留长达8个小时。虽然达不到“捕食者”的标准(每次起飞可停留超过20小时),但足以满足需求。相比无人机,MC-12具有自身优势。它能够承载超过1吨的传感器,数倍于“捕食者”的载荷量。MC-12飞得更高(11000米),速度更快(时速超过500公里,“捕食者”仅为215公里)。MC-12的成本为每架2000万美元,是装备齐全的“捕食者”的2倍多。MC-12的机组人员包括2名飞行员和2名设备操作人员。一些传感器可从地面操作。“空中之王”350(以及更早的型号)长期以来一直被陆军和空军当作轻型货机和客机来使用,军用型号为C-12“休伦”,但其经改装后很快在信息战和电子战中得到应用。
第361大队在非洲执行情报任务时最常使用的一种飞机是“皮拉图斯”PC-12单引擎运输机的军用版(U-28)。该机最大起飞重量4.7吨,最大载荷1.5吨。一般情况下,U-28装载9名乘客(外加1名飞行员)或超过半吨重的货物。该飞机的巡航速度为时速500公里,续航时间平均为5小时。据悉,2012年,美国空军至少有20多架U-28飞机参加了特种作战司令部在非洲的任务。U-28据说曾在索马里上空飞行并降落。U-28虽然小但非常可靠,在索马里上空飞行时几乎没有被发现过。这是因为当地看到的大多数飞机都是从事走私活动的螺旋桨飞机。(编译/涂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