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康哲
2015-06-30 08:52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从亚欧大陆的东端来到西端,脑海里一直在思考中欧共同发展大计。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和挑战。要彻底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解决供求总量和结构不匹配问题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各国实践证明,单靠量化宽松政策是不够的,它未能解除增长乏力困局,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难以传导至中小企业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得到实惠。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要把政策的立足点放到做强实体经济上来,对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对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秉持同舟共济精神,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开创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恰逢其时。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国家也在实施“再工业化”,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上需求旺盛。很多发展中国家要直接购买西方高端装备和技术,但往往因价格太贵望而却步,不少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找不到适销对路的市场。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装备制造集成能力强,引进吸收了很多西方先进技术,至今不少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仍然向发达国家采购。中国产品性价比好,完全可以提供较高质量和较低成本的制成品,既满足发展中国家建设需求,也能带动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和技术出口。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提升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端的中国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处于工业化高端和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可以拓展国际市场,全球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得到发展进步的机遇,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举。整个发展中国家有几十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需潜力巨大;中国工业规模大,产业门类全;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也迫切需要寻找出路,三方产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比如,中国核电15%的设备、高铁30%的设备都采购自发达国家。可以说,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也有利于世界包容发展。

中欧作为全球两个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有责任和义务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积极努力。中欧深化务实合作,特别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可从四个领域取得突破。

中方愿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在基础设施共建上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切入点。不少发达国家正面临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为支持欧洲交通和能源网络等建设,欧盟近期推出了投资总额为3150亿欧元的欧洲投资计划。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队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充裕的优质产能、完整的建材生产线和产业链,机械装备适用性强。中方有能力也有意愿积极参与这一投资计划。我们支持实力强、有信誉的中方企业参与泛欧交通网络、中欧陆海快线、新亚欧大陆桥等基础设施项目,也欢迎欧方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的互联互通合作项目,完全可以纳入中欧基础设施合作的大框架,不仅有利于中东欧加快发展,实现欧洲东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也必将有力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中欧双方可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突破。装备制造合作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应的施工设备、机械装备,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铁路、电力、通讯等高端制造装备。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地区开展产能合作项目,要采购欧洲国家部分装备,也要发挥自身装备制造和集成能力优势,提高技术和节能环保水平,为当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装备。这种合作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主导、商业运作、社会参与、政府推动”原则,采取合资、合作、公私合营(PPP)、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注重技术转让和职工培训。中方企业将更加重视在当地履行社会责任,愿积极吸收欧洲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注重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与经济发展同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