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议
保护还是利用学界存在争议
成为大杂院的四合院因居民过多,破坏严重而亟待保护;经过保护修缮的四合院改作他用后又因原住居民的缺失而没有了生活的味道。这对矛盾使四合院的保护似乎走进一条死胡同,四合院的总体保护效果也并不理想。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其实关于四合院的保护利用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支持方——鼓励社会力量改造四合院
关于四合院的修缮利用,部分建筑学者认为,相比居民杂居对四合院带来的巨大破坏,在政府资金不足以覆盖全部四合院维护的情况下,由社会力量出资修缮,并加以合理利用的方式并非不可取。
“很多人坚持认为四合院应作为文物来保护,不能碰一砖一瓦,这其实是把建筑和文物混为一谈。”古建专家、市文物局古建所所长侯兆年表示,四合院原为农业时代的产物,其原有的材料、结构、功能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据他介绍,北京在2008年之前按传统材料修缮的一批四合院并不成功,造价高不说,房屋的节能、保温、采光也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居住要求。
他认为,只要四合院的风貌没有改变,有时候利用式的保护反而可以效果更好。“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购买四合院,并对四合院采取仿古改造是解决北京四合院保护难题的一条途径。”他称,“这样的仿古改造之后,从外表看四合院整体还是青砖灰瓦,但内部可以使用现代材料,功能上也可以按现代的使用需求。”
反对方——四合院保护应该去商业化
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夏学銮并不认可四合院被改造利用的做法。他称,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居民占用或者被政府、商业占用,都可能对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和风貌造成破坏。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被政府占用的四合院,保护的状况还不错。”但他坚持,政府应该请出四合院,恢复四合院原貌,并将四合院用于可进行参观的公益用途。而对于被改造成为旅馆、餐厅等商业用途的四合院,夏学銮坦言:“商用的破坏力度更大,就像以前星巴克在故宫里卖咖啡一样,这些做法都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