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新闻解读>>正文

地沟油去哪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

来源:人民网作者:赵恩泽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5-19 07:44

(三)

“地沟油”转运河北:高级提炼厂寄生于日化企业

京郊炼油点的初级地沟油去了哪儿?又是谁在收购初级地沟油?

3月1日,河北廊坊市前王各庄炼油点 ,一辆“京Q IU326”箱式货车正在装货。一个小时后,载有疑似地沟油的“京Q IU326”货车沿凤仪道向西,北折大皮营村,绕过进京安检站,直抵北京南五环。

最后开进北京南城,三台山路“科通物流中心”,停在物流中心东南一条小巷内。小巷两侧是简易板房,尽头是一个宽阔的院落,堆砌着大批油桶,“京Q IU326”在此卸货。

记者多日观察,科通物流中心日均约110桶油运出,记者在地沟油作坊了解,每桶约为400斤左右,以此计算,每日油品出货量约为20吨左右。

稳定的收集、转运环节保证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平稳。按每桶600元成本计算,“中转站”一年仅收购“初级地沟油”就需花费2000万元左右。

收集来的油去了哪?

3月4日10点14分,一辆“冀AV 6682”红色大货车装载100多桶油,自“科通物流中心”驶出。6小时54分后,货车抵达河北省深泽县耿庄,行程270公里。

3月18日15点27分,深泽县耿庄北部农田附近,一个露天炼油区工作。两名中年男子抬起一个铁桶,将初级油品倒进了方形铁锅。

“这是什么东西?”记者指着铁锅内的红黄色油块问。

“油。” 身着迷彩服的微胖男子抬头看了一眼。

“能炒菜吗?”

“能炒,味香着呢。”

“倒进去的是不是饭店吃剩下的东西?”

“是。”

大型铁锅南侧有近百个铁皮桶摆放在地上,西侧则放着一些“白土”。所谓“白土”用途是“动植物油精炼,脱去油品中色素、皂脚等”。资料显示,在食用油领域,国家尚无明确不允许使用“白土”,一些食用油企业在油脂脱色环节会放入“白土”。

“村东口就有几家做这个的(地沟油),一天40吨(产量)很轻松”,张勇(化名)是深泽县一家日化企业的负责人,他透漏,“都是前几年从河北邢台跑过来的,本村有人和他们合伙干这个。”

“出来的油跟水一样清,要求很严,不然过不去。”谈及油品去向,张勇说,“他们自己不敢装瓶,都是卖给外面的大厂。”

“跟棕榈油掺在一起炼,要多精炼几次,一两遍肯定不行,要很干净。”

“耿庄地沟油工厂的技术多来自河北南和县,” 深泽县某日化企业老板之一的李季(化名)表示。

资料显示,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曾聚集大量“地沟油”黑工厂,几年来,因媒体多次曝光,政府打击力度加大,黑工厂各自分流。2012年,河北南和县4名被告,因参与炼制地沟油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在技术上,地沟油既可做日化,也能做食用油。”李季(化名)表示,“同样都是加白土去色,加碱调节酸值,设备和技术具有较高重合度,而且还可以互相补充。”

记者调查,依托规模成熟的日化产业,河北耿庄的地沟油精加工产业链已具备一定规模。多家企业大量购入初级地沟油,炼油作坊遍布全村,在村子南部农田附近甚至有专业的配套油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