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
已经公布整改报告的6个巡视点中,存在超配秘书、办公用房和住房超标、人大代表选举不规范等问题。
超配秘书
吉林一次裁撤23名副秘书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但中央巡视组指出,吉林省级机关及市(州)政府超配副秘书长。
吉林通报称,经过自查并采取免去兼任职务、交流任职等办法,一次性全部解决了省委、省政府及省人大、省政协超配的10名副秘书长;消化了省直部门和省属高校超配的6名干部和市(州)超配的13名副秘书长。
治理“裸官”
安徽瞒报家人国籍一票否决
中央巡视组指出,安徽“干部考察有时不够深入准确,选人用人工作统筹性存在不足,有时酝酿沟通和讨论干部事宜不够充分”。
对此,安徽制定的整改方案为把好“裸官”考察入口关,建立干部考察协作机制,及时向外事、公安部门了解考察对象配偶、子女是否移居国(境)外;研究制定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实施细则,一旦发现与报告事项严重不符,比如瞒报配偶、子女的国籍,则“一票否决”,不作为考察人选。
新华社也被中央巡视组指出“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新华社通报称,该社制订了《新华社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细则》,印发《关于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强化对考察对象人选的廉政鉴定。
住房超标
吉林一些省级干部住房超标
巡视山西后,中央巡视组要求山西“切实解决省级领导干部住房超标问题、腾退丽华苑小区省级干部住房”。据了解,山西的丽华苑小区省级干部住房问题,一拖九年未决。
此次中央巡视组再次指出了吉林的省级干部住宅面积超标问题。吉林的整改报告显示,该省有的省级干部分到新房后未腾退旧房;个别省级干部住房已经达标又调换新房;还有已调离吉林省的干部仍保留原住房。
吉林的整改方式为,超标住房面积,另行计价收费;限期腾退交回旧房,或按市场评估价全额补交旧房房款。并致函已调离、未交房的官员,要求退交原住房。
楼堂馆所
吉林48单位腾退16万m2超标房
虽然本届政府履新以来,三令五申要求刹住楼堂馆所豪华奢侈风,严禁办公用房超标。但中央巡视组巡视吉林时发现,该省超标准建设、装修办公用房。
吉林的整改报告显示,该省公检法系统48个单位存在超标准建设办公用房问题,应腾退办公用房149134平方米。此外,吉林省公安厅未经批准,就开工建设了办公业务技术中心。
吉林通报称,现48个单位的超标办公用房,实际腾退了163036平方米,大于应退面积。吉林省公安厅未批先建的办公业务技术中心,则由政府收回,不再由吉林省公安厅建设和使用。
代表选举
吉林“涉腐”企业家辞去代表职务
吉林的整改报告显示,该省个别与腐败案件有牵涉的民营企业家,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
吉林通报称,“相关方面负责同志与他们(牵涉腐败案件的企业家代表)谈话,并进行批评教育。根据问题性质,对主动给予钱财的,要求本人辞去省、市人大代表职务,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同时,要求有关选举单位认真吸取教训,在今后的人大代表推荐、提名、酝酿、选举中,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把关,确保代表的先进性”。
有偿新闻
新华社调分社职责杜绝“有偿新闻”
中央巡视组指出,新华社“存在有的单位利用发稿权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现象”;“有的分社搞营销摊派,有损新华社作为中央媒体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分社社长既当“首席记者”又当“首席营销员”。
新华社通报称,针对“有偿新闻”“有偿不闻”问题,该社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及社内有关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公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上海分社已终止与交通银行合作协议,并退回交通银行尚未执行合同金额350万元。
“有的分社搞营销摊派”、分社社长既当“首席记者”又当“首席营销员”等问题,新华社称,已下发通知,明确分社社长首要任务是主抓报道力建设,当好“首席记者”。目前,所有国内分社都已按照要求调整了分社社长的职责分工。
新华社强调,今年不再下达全社经营增长硬性指标;不以任何形式向采编人员下达营销任务指标,营销部门不以任何形式干涉采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