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章办事并不难,能化解对立情绪解决问题才是本事
傍晚时分,董之益和他的团队巡察时,发现一家烧烤店将一箱箱啤酒摞在人行道上。老板娘一看到董之益,立刻跑出来,不好意思笑道,“我来搬我来搬”,随即开始往里搬。
看那样子,老板娘显然和董之益很熟。
“他帮过我的忙。”老板娘告诉记者,自己叫张君,是安徽合肥人。今年3月,她盘下这个店面,想开个烧烤店。但是,整个店才10平方米左右,堆了冰箱、烤炉后,根本没有地方让客人堂吃了。于是,每天从傍晚开始到半夜,人行道就成了她家的“延伸店面”。不仅影响交通,地上还搞得很脏。董之益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劝说、教育,甚至数次处罚,就是不解决问题。
不久,隔壁开了一家福建馄饨店。董之益发现馄饨店的生意主要集中在中午,于是灵机一动:馄饨店晚上可以出租给烧烤店啊。
他把两家店的老板以及他们共同的房东叫到中队办公室,说了自己的想法,三方一致同意。最后,大家签了一份合同,馄饨店晚上租给烧烤店,张君每月付租金2000元,加上房东的500元补贴,馄饨店净赚2500元。而张君也不必再为客人堂吃发愁了。
像这样的“多管闲事”,在董之益这里,是经常的事儿。
曾有人对董之益的做法表示异议:城管嘛,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执法就行了。但董之益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仅仅照章办事,其实很简单。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靠劝诫、处罚,管理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次处罚,执法对象的对立情绪也会累加。这些都是城市安全的隐患。
“城管是一份充满挑战的职业。”董之益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但他表示会坚守这份职业。“我希望我们城管架起一座桥梁,连接市民群众的幸福期盼。”他说,社区居民是群众,小商小贩也是群众,协调各方的利益,让每个人都获得幸福生活的权利,“这是城管执法人员的难题,也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