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九问三峡:水库诱发地震、滑坡更多了吗?

来源:新华网作者:于文静责任编辑:黄杨海2014-07-29 11:24

水库诱发地震、滑坡更多了吗?

三问:有人说三峡水库坝下冲刷对下游河岸造成威胁,是这样吗?

郑守仁:长江上游生态治理和三峡工程运用后,出库泥沙含量降低,清水下泄使江水挟沙能力增大,对大坝下游河道造成冲刷。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大坝下游河道冲刷主要发生在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全程河道冲刷已发展到湖口以下,冲刷的速度和范围大于论证阶段的预计,但河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尚未发生重大险情。

通过加强监测,实施应急工程,特别是严禁非法采砂,可以保证堤防安全。在三峡后续工作中,国家已安排投资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中下游的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

四问:三峡诱发地震、库区发生新老滑坡变形和坍塌的情况如何?

郑守仁:水库蓄水之后,客观上会改变临水岸坡的水土条件,在局部库岸地段产生失稳现象,这是所有水库在蓄水初期都会遇到的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待库岸水势消长逐渐形成规律,水库周边水土环境变化将趋于平衡,达到新的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和规模都会减小。

三峡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历史上就是地质灾害频发区。三峡库区经过多年治理,与蓄水前相比,险情险段数量骤减,因涉水部分引发的地质问题,其规模和程度均小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灾害,并且没有一处因为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

三峡库区从区域地质背景及深部构造特征来看,为弱震构造环境。大坝基础的岩体完整坚硬,透水性弱,地质构造简单。

2013年,中国工程院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对2008年至2012年5年试验性蓄水阶段进行科学评估。评估报告指出,蓄水期间水库地震以微震和极微震为主,均小于初步设计论证报告中的预测值;地震发生主要地段与初步设计中预测的位置基本一致。三峡水库地震的总体趋势渐趋平缓,不会出现超过论证期间预测的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