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去追寻什么
■张科进
共和国的边防史,是鲜血凝成的——
如果不是经历过那场战斗的人介绍,谁也不会关注南部边境这处不起眼的小山坡。当年,为了这块“巴掌”大的无名高地,13名年轻的中国军人义无反顾,为国捐躯。这样的无名高地,曾经遍布那条边境线。
在西藏边防一座悬崖峭壁上,赫然雕刻着“将军崖”3个大字,这是30年前西藏军区第5任司令员张贵荣倒下的地方。这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笑傲沙场的老兵,却因“极度疲劳”牺牲在勘察边防的路上。
在新中国走过的65年风雨历程中,像他们这样牺牲在边海防的英烈无以计数。他们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有的牺牲在边境自卫反击的战场上,也有的牺牲在执勤巡逻的道路上,还有的牺牲在抢险救灾的水火中……
不管牺牲的是将军,还是普通一兵,每一位边关英烈的故事都是一部英雄史诗,每一个边关英烈的坟茔下都埋藏着一个不屈、不朽的灵魂,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闪耀着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芒。
然而,严酷的现实我们必须正视:随着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加之人员的流动,边关不少烈士的资料已然流失。谁能知道,那一串串冰冷的统计数据中,还“掩埋”了几多忠魂?
西藏亚东烈士陵园里,42名英烈仅有10人留名。陵园中,几行已经有些漫漶的简介,深浅不一地刻在半人高的墓碑上,这就是一名边关英烈的全部。然而,更多的墓碑上早已空无一字。更令人忧思的是,这在边关的一些烈士陵园中并非个例。
如果我们停下追思的脚步,今天的“有名烈士”就可能成为将来的“无名烈士”!为了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决定立即起程,准备用两三年时间去探访边关的每一座烈士陵园。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边关纪行,而应是一次灵魂的朝圣之旅。今天,我们去探访边关烈士陵园,是为了永远铭记牺牲在共和国边防线上的英烈,更是为了解开蕴含在他们身上的核心价值观密码,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即日起,本版将联合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微博“@军报记者”推出大型专题“探访边关烈士陵园”,并将每一名边关英烈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整理出来,在中国军网上建一座数字化的“边关英烈纪念馆”,供大家永远去祭奠、追思,使之成为一项福泽后世的“铸魂工程”。
亲爱的读者,请您在方便的时候点开我们的网站,给那些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牺牲的英烈,鞠个躬、敬杯酒、上炷香。
本栏照片:赵向虎
点击进入 纪念边关烈士 怀念战友:边关永远年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