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图书馆第六期百姓课堂开讲。记者 蒋霞曦 摄
重庆人民顽强抵抗“大轰炸” 英雄之城屹立不倒
“重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重庆以英雄之城的业绩而永载史册。”周勇介绍,之所以称重庆为英雄之城,是因为重庆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中心,重庆人民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坚持抗战到底,直至最后胜利。”
从1938年春到1943年,日本空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狂轰滥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重庆顶住了日本的军事进攻,成为中国没有被日军攻占和摧毁的大城市。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女士策划和资助,美国记者雷伊•斯科特在中国拍摄了大型彩色纪录片《苦干》,该片真实记录了1940年8月19-20日,日军飞机对重庆市区狂轰滥炸的惨烈画面。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完片子后为重庆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打动,手书卷轴赠与重庆,文中赞赏了重庆市民“坚毅镇定、英勇不屈”。在日军的大规模轰炸之下,重庆市民丝毫没有胆怯——为准备战需物资继续运作、学生们依旧到学校上课、各大报馆坚持出版报纸……周勇讲道,诚如片名“苦干”的涵义,该片展现的正是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不屈,“在艰苦受难中的英雄气魄”。
抗战胜利后,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1945年8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努力,双方正式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周勇说,重庆见证和亲历了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